行業:國產手機的專利逆襲之路
最近手機圈的兩則新聞引起很多人關注,一是據說蘋果要在中國向華為支付專利費,二是努比亞狀告360手機設計侵權。兩件事情表明,中國手機廠商開始運用專利維護自身權利,甚至已經“變現”,讓國人有揚眉吐氣的感覺。
曾幾何時,專利還是中國制造的痛。DVD專利技術案讓中國DVD產業一蹶不振,汽車、醫藥、手機等產業因專利造成中國企業被國外企業收費、起訴的消息不絕于耳。如今,手機品牌的專利覺醒似乎要給這個為世界奉獻“四大發明”,民間發明高手云集的中國證明。
放眼手機圈,或因產業基因,或因國際化進程較早或受阻,不論傳統廠商還是互聯網新兵,都將專利擺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國產手機中,專利量最大的非華為、中興莫屬。但他們是全球主要的通信設備制造商,負責國家級別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且國際化進程最早,自然專利重視度高,專利量大,因此不具備典型意義。反而最近因雙系統之爭備受關注的酷派、小米更具代表性,通過他們的專利戰略可以大致看出國產手機廠商的專利逆襲之路。
先說小米,國產互聯網智能手機的代表,雷布斯“互聯網思維”的產物。自創立以來,在國內市場順風順水,將國外華而不實的大牌手機斬落下馬,被傳統制造企業列為學習的楷模。然而隨著小米開啟國際化,專利麻煩隨之而來。
2014年初,雷軍表示,今年要進10個國家,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俄羅斯、土耳其、巴西等。當年年底,剛剛進軍印度的小米,就收到愛立信的專利訴訟,隨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下發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銷售和進口手機。小米不得不答應每臺設備預繳100印度盧比(約9.7元人民幣)于法院提存的條件,以能繼續向印度銷售基于高通芯片的手機。
此后,雙方在印度的專利訴訟并未有明確結果,不過卻給一心熱血走向國際化的小米當頭一棒。商業競爭中,危機中往往孕育機遇。毫無疑問,國際化進程中的專利教訓堅定了小米自己研發的步伐。截至2015年12月31日,小米已公布發明達到3495件,外觀專利數量181件。除此之外,小米還聯合中關村、金山、TCL等成立了中國第一只專利運營基金——中國睿創專利運營基金,通過投資彌補專利短板。
當然,上述專利并非全部屬于小米手機品類,還涉及電視、電源、耳機、凈化器、加濕器等等。但小米的道路具有一定代表性,反映出國產手機廠商國際化受阻之后,在專利技術上的迎頭趕上。
跟小米不同,酷派則是國內最早的一批智能手機廠商,并非橫空出世、一聲驚雷。創立于1993年的酷派,曾經推出中國第一部智能手機、全球第一部雙卡雙待手機等等。與華為、中興這些傳統手機廠商一樣,酷派也有典型的理工科氣質,注重技術革新、注重發明專利。酷派全球首創的雙卡雙待、應用協同功能、三筆定位、私密模式和流量安全監控曾榮獲第十一、十三、十六和十七屆中國專利獎。
另一方面,酷派較早與當地運營商合作進入歐美市場,積極參與MWC、CES展,充分意識到專利門檻對企業發展的影響。這些國外業務的鍛煉,使得酷派較早開展專利儲備。2013年,與當地運營商合作的酷派5860E曾在美國銷量達百萬臺,極少遇到專利阻力,完全得益于傳統廠商的專利底蘊。
2014年年底的一組數據顯示,彼時宇龍酷派已公開發明專利數為3000+條,其中已公告授權發明專利為500+條,同期的小米科技公開發明專利數600+條,已授權不超過10+條。最新的數據是,截至目前,酷派全球專利總儲備量近7000件,其中,手機安全領域獲得1000個以上專利,手機雙系統領域獲得超過500項專利。
看的出來,小米、酷派代表了中國手機廠商兩條不同的專利之路。一個是提早主動準備,一個更像是后覺被動迎戰。不管從容還是窘迫,兩條道路無疑都實現了中國手機品牌在專利領域的奮起直追,幫助中國手機全球逆襲。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不管企業基因如何,何時出發。隨著競爭的加劇,關于手機專利的追求很可能殊途同歸。比如最近正火的雙系統,酷派于2014年底推出雙系統手機——鉑頓,小米在兩年后推出具備“虛擬系統”功能的手機,以“曲線救國”的方式實現雙系統。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行業:國產手機的專利逆襲之路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zhuanli/304.html
相關閱讀
- 2025-06-23專利轉讓時間要多久
- 2024-04-24專利發明人排名重要嗎
- 2024-03-25個人申請專利的用途
- 2024-03-19美國專利申請流程及注意事項
- 2024-03-19如何寫好專利申請技術交底書?
- 2024-03-04濟南專利申請要注意
- 2024-03-04了解專利轉化,看本文就夠了
- 2024-02-23國際專利在哪里查 怎樣申請
- 2024-02-23【專利知識點】專利交底書的撰寫
- 2024-01-29申請國外專利要提前查一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