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著和教材哪個更難
專著和教材哪個更難?我認為,專著和教材相比,教材更難撰寫。學者人人都可以出專著,但一個學科能寫教材的人鳳毛麟角。教材需要在各個方向都有研究,才能寫好。所以,小編認為,單從撰寫難度上來說,教材更難。
專著只是代表一家之言,可以是對的,也可以有未盡之處,可以供讀者參考甚至批判,一家之言而已,而教材則是要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工具,萬萬不可以有錯訛和不盡人意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把學生的思路引入了歧途。
在江湖排名上,我認為專著就好比每一個武學流派的秘籍,這個流派可以大可以小,甚至只有一個人,只要是你自己的武功心得便可以稱之為秘籍,而教材則是大宗師的秘籍,就像九陽神功和九陰真經,練了是可以升級提高段位的,對于每個武林人士都是合適的,但是如果只有其中一部分或者斷章取義的話,就有可能功力大減甚至變成一種詭異的武功,比如銅尸鐵尸所練下半部九陰真經,變得那么可怕那么陰森,為武林正道所不容,而其實全本的九陰真經卻不是這樣的,從黃衫少女飄逸如仙的展示就可以看出來。
我國的本科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如一鍋亂粥,總是招人詬病,不單單是因為教學方式、師生素質的問題,教材混亂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責任,記得我二十年前上本科時(不小心暴露了年齡),全國相同專業大部分都用同樣的教材,都是非常經典經過了多年檢驗的教材,但是反觀現在,基本上恨不得每個學校都用自己老師編的教材,甚至同一學校不同老師也有可能指定的教材不一樣。
我絕沒有吹捧二十年前用同一教材的好處,那時候也存在教材內容過時陳舊的問題,但是這些教材經過了多年的教學實踐檢驗,基本都是業內最有名的老教授編寫的,其基礎理論是很嚴密合理的,完全可以根據技術的發展進行合適的修訂增補。而不是像現在,不管是講師副教授教授,只要授課都恨不得自己編一本,既是資源的極大浪費,還有可能在編寫過程中產生一些錯訛。有些老師為了顯得自己的這個教材和別的教材不一樣,隨意增減內容,可是對于專業基礎課而言,有些內容是必須有的,有些可以選學,哪些內容應該編入,哪些可以忽略,這些年輕的教授們其實并不是很清楚,他們有些直接就是從校園到校園,根本不知道實際的生產過程需要哪些知識。
我認為一本好的教材就好比少林武當的武學修煉基礎口訣,貌似簡單,但是用處很大,可以讓習武者有很好的練習基礎,如何吐納、如何運氣,都是有很大的竅門,不是外行人看起來那樣只有熱鬧。
而專著,我覺得一個有實際科研項目的教授或者副教授,在同一個方向積累了5-8年,應該就有一些心得體會,這個體會不一定非要是正確的,獲得的成果也不一定非要是大成果,這個心得體會就可以寫成專著。讀專著的人定位是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的人,可以利用這本專著作為自己的科研參考,學習其正確的研究方法,避免其錯誤的研究方式,甚至可以將之作為自己的一面鏡子,已有的科研專著就是一部技術研究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此處的興替應該就是正確的科技發展方向,讓其他同行業的研究者了解你的科研思想和研究方式,供后學者借鑒學習,避免走彎路,對于推進科技進步真的很有必要。
所以,從這個層面上講,專著應該比教材的門檻低一些,專著可以是一家之言,可以是不完全正確的,可以有錯誤可以不完善;而教材則必須是集大成者,起碼是經過檢驗是正確的的理論和案例,而這不是每個教授都做得到的,如果只是把別的教材進行簡單的剪切拷貝組合,那就更沒有必要去編寫了,已經有了,為何還要浪費人力物力重新做,如果只是為了評職稱和其他目的,那就不在這篇文章的論證范圍。
因此,作為一個科技著作的編輯,也作為一個讀了多年理工科的學生,認為作者們要審慎地對待專著和教材,并不能因為教材可以借鑒就覺得好寫,我倒認為專著應該更容易,只要真正做了科研,都是有東西可以寫的,教材已經汗牛充棟,如果沒有特別的內容創新,還是少了紙張精力浪費為好!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專著和教材哪個更難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zhuzuo/16166.html
相關閱讀
- 2025-06-26著作中的副主編的作用
- 2025-01-20評職稱用的著作能用電子書號出版
- 2024-09-27學術影響力高的出版社名單!職稱
- 2024-09-25參編著作怎么出字數證明
- 2023-10-12出本專著評正高級職稱多少錢
- 2023-09-28國外出版的專著評職稱能用嗎
- 2023-08-31電子專著有isbn書號嗎
- 2023-08-10專著的合著最多可以幾個作者
- 2023-07-20編著能用來評職稱嗎
- 2023-07-06評職稱對出版著作的要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