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乱码久久久久久,一本色道久久精品,欧美日韩高清区,国产精品第三页

卓文著作網,專業可靠的評職稱專利,出書出版,評職稱個人專著出版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學術咨詢

學術咨詢服務

您的位置:首頁出書常識>廈門大學出版社理工類出書規范

廈門大學出版社理工類出書規范

所屬欄目:出書常識日期:人氣:學術咨詢

  廈門大學出版社是國家一級出版社,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廈大出版社目前年生產圖書近千種,90%為學術著作和高校教材,在理工類出書方面優勢凸出。如果作者想向廈門大學出版社投稿,必須了解廈門大學出版社理工類出書規范

廈門大學出版社理工類出書規范

  廈門大學出版社理工類出書規范

  一、量和單位

  1.書稿中一律采用法定計量單位,還應使用單位的國際符號,如1 m(1米),2 d(2天),3 a(3年)等;不使用已廢棄的非法定單位或單位符號,如斤、千克力、卡、摩爾濃度、rpm、ppm、ppb、‰、N(當量濃度)、畝等;英制及市制單位已取消,但“公頃(hm2)”、“公斤(kg)”、“公里(km)”仍保留。

  2.當單位是組合單位時:(1)若單位是兩個以上單位相乘時,其符號間可加中圓點,也可不加,如Nm或N·m,但應注意全書統一;(2)若單位由兩個以上單位相除構成時,可表示為kg/m3,kg·m-3;當分母中包含兩個以上單位符號時,整個分母應加圓括號,如W/(m2·K),不能寫為W/m2·K,或W/m2/K。此外,組合單位中不能單位符號與中文符號組合使用,如“m/S”不能寫成“米/s”。

  3.量的寫法

  (1)數值(量值)和單位之間應空數字的1/2格,如“12 cm”不能寫成“12cm”。

  (2)數值范圍號采用波浪號“~”,單位相同的量值范圍,前一個量值的單位省略,只需在后一量值上寫出單位。例如,10~0 mL。但單位不完全相同時,每個量值的單位均應寫出,如“3′~3′30″”不能寫成“3~3′30″”。

  (3)百分數范圍,每個百分數后面的“%”都要重復寫出,如18%~25%,不得寫作“18~25%”。

  (4)公差的表示,可寫作“15.2 mm±0.2 mm”或“(15.2±0.2) mm”,不能寫成“15.2±0.2 mm”;“U=220(1±3%) V”不能寫成“U=220 V±3%”。

  (5)附帶單位的量值相乘表示面積、體積時,每個量值的單位均應一一寫出。如:30 cm×40 cm不應寫作“30×40 cm”或“30×40 cm2”,“40 cm×50 cm×60 cm”不能寫成“40×50×60 cm”或“40×50×60 cm3”。

  二、數字的用法

  1.以下情況應使用阿拉伯數字:(1)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和時刻。如公元前3世紀、20世紀90年代、1998年6月28日下午3時40分等。年份必須寫全稱,不能簡寫,如1998年不能寫成98年,1990—1998年不能寫成1990—98年。(2)民國紀年和日本年號紀年。如民國38年(1949)、昭和16年(1941)。(3)物理量量值。如5.5倍、500多種、6.5%等。

  2.以下情況應使用漢字數字:(1)定型的詞、詞組、成語、慣用語、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詞語中作為語素的數字。如:二元一次方程、三氧化二鐵、十二指腸、“九五”攻關項目、“八六三”計劃等。(2)相鄰兩個數字并列連用表示概數,連用的數字間不得加頓號。如:七八十歲、十二三公頃、一兩千米等。(3)帶“幾”字的數字表示的概數。如:十幾、四百幾十、三千幾百萬等。(4)中國及世界各國、各民族的非公歷紀年。如:正月十五、九月九日重陽節、清咸豐十年九月二十五(1860年11月7日)、法國共和八年霧月十八日(1799年11月9日)等。

  3.書寫4位或4位以上的數字,要采用三位分節法,從小數點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分成一組,組間留1/4空隙,但不得用逗號、圓點或其他方式。如

  “12 345.789 1”不能寫成“12,345.789,1”。

  4.多位數不能斷開轉行。如123.45不能轉行寫成 ,12%不能轉行寫成12%。

  5.純小數小數點前的“0”不能省略,小數點是齊底線的圓點“.”。如:“0.75”不能寫成“.75”或“0·75”。

  三、圖、表

  (一)插圖

  1.插圖必須同內容密切聯系,切忌與文字和表重復。為了便于閱讀和版式美觀,插圖一般應隨文編排,不宜先見插圖后見文。

  2.圖應有圖序和圖名。圖序按章節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章號與順序號間用半字線“-”或小圓點“.”分隔,如第3章的圖2可編為“圖3-2”或“圖3.2”。分圖的圖序不能省略,使用a,b,c…字母碼,編列在分圖下方。圖名應該簡潔明確,同時應具有較好的說明性和專指性,如不能選用“設備圖”、“函數圖”等過于泛指的圖名。圖名末尾不加標點,各圖注之間用“;”隔開。圖序與圖名之間空1個字距(即兩個空格),不用任何點號。如“圖4-3 簡易函數曲線圖”,不能寫成“圖4-3:(、)簡易函數曲線圖”等。圖名標注于圖下正中位置。

  3.插圖上的文字與符號應該規范、清晰,均應植字,不用手寫。圖中文字一般較正文字小半號或一號。

  4.線條圖的線條應光滑,粗細適中,比例適當。照片圖的圖像應清晰,層次分明,反差適中,畫面光潔無瑕,無污點和折痕。

  (二)表

  1.表中內容應與敘述文字內容相呼應,表的結構應簡潔明了,表隨文排。

  2.表名要簡明貼切;表序按章節用阿拉伯字編列,表序末和表名末不加標點符號,寫在表的上方。表格過長需轉頁時,則在該表出現頁上合適處用細線封底,在次頁上重排表頭,并在表頭上加注“續表”字樣,表序和表題則可省略。

  3.表內數據的統一計數或計量單位應置于表的右上角,并寫明“單位:××”。若表中各欄計量單位不同,則將單位分別列入表頭的各欄中。表內數據對應位上下對齊,一般以小數點為準。

  4.除無線表和系統表外,一般使用三線表,即表格通常只有頂線、底線和欄目線,其中頂線和底線用反線,欄目線用正線。如

  表1 電算結果

  區 間坐 標

  x第1點第1點第1點

  y zy zy z

  0

  250 0825814694230110

  250

  600 0825821750230150

  四、外文字母

  在科技書刊中外文字母有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之分,它們有特定的含義和用法,具體用法如下。

  (一)應使用正體的情況

  1.所有計量單位、詞頭和量綱符號,如kg(千克),A(安),mol(摩爾),rad(弧度),Ω(歐),lm(流)等計量單位;詞頭:Y(堯),M(兆),da(十),μ(微),f(飛),z(仄);量綱:L(長度),N(物質的量),J(發光強度)。

  2.數學式中的運算符號,如:∑,∏,d, ;縮寫號,如:max,lim,def;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雙曲函數符號,如:exp,ln,sin,cos;某些特殊函數符號,如:Pl(x)(勒讓德多項式),F(α,b;c,x)(超幾何函數),B(x,y)(貝塔函數),erf x(誤差函數);特殊的集合符號,要使用空心正體或黑正體,這類集合符號共5個:N,N(非負整數集,自然數集);Z,Z(整數集);Q,Q(有理數集);R,R(實數集);C,C(復數集)。

  3.量符號中除表示量和變動性數字及坐標軸的下標字母,如:Ep,EB,Ucor(電壓的修正值),∑tot(宏觀總截面)等量符號的下標。

  4.常數符號,如:π,e。

  5.阿拉伯數字和羅馬數字。

  6.化學元素、粒子和射線符號,如;H,Cu,Hg,Ra;p,n,e;X射線,α射線,γ射線。

  7.生物學中拉丁文學名的定名人和亞族以上(含亞族)的學名,如:Mammalia(哺乳動物綱),Angiospermae(被子植物亞門),Belostematidae(負子蝽科)。

  8.不表示量符號的外文縮寫字,如:N(北),NW(西北),DR(多普勒雷達),NMR(核磁共振),av(平均)。

  9.各種型號和標準代號,如:ISO,GB,IBM-PC,JSEM-200電子顯微鏡。

  10.地球科學中的地質時代和地質學符號,如:Qh(全新世),T2(中三疊世),al(沖積),pd(土壤),col(重力堆積)。

  11.酸堿度、硬度等特殊符號,如:pH,HR,HB等。

  12.表示序號的連續字母,如:附錄A,圖1a。

  (二)應使用斜體的情況

  1.量符號、代表量和變動性數字及坐標軸的下標符號,如:T(熱力學溫度),p(壓力,壓強),ρ(體積質量);Ui(i=1,2,3),vx(速度v的x方向分量,x為坐標軸符號)。

  2.描述傳遞現象的特征數符號,如:Eu(歐拉數),Ma(馬赫數),Al(阿爾芬數)等。

  3.數學中要求使用的斜體字母

  (1)變數、變動的附標及函數,如:x,y,∏i,fi中的i;函數f,g。

  (2)在特殊場合視為常數的參數,如:a,b,c。

  (3)幾何圖形中表示點、線、面、體的字母,如:點B,線段AB,弧︵CD,ΔABC,三棱錐體P-ABC。

  (4)坐標系符號,如:笛卡兒坐標x,y,z;圓柱標ρ,φ,z;球坐標r,θ,φ。

  4.生物學中屬以下(含屬)的拉丁學名,如:equus(馬屬),E.caballus(馬),Equus ferus(野馬);Oryza(稻),O.sativa(水稻)。

  5.化學中表示旋光性、分子構型、構象、取代基位置等的符號,如:d-,dl-,o-,p-,ap-,sp-,Z-,as-,trans-。

  (三)應使用黑體的情況

  表示矢量、張量和矩陣符號的外文字母用黑體,如:矩陣A,單位矩陣E;矢量a;二階張量T。

  (四)外文應大寫的主要情況

  1.外文的句首首字母;月份和星期的首字母。

  2.人名的姓、名首字母。

  3.來源于人名的計量單位符號的首字母,如:Pa(帕),Hz(赫);R(倫琴),Ci(居里)。

  4.化學元素符號的首字母,如:O,C,Cl,Co等。

  5.量綱符號,SI基本量的量綱共有7個:L(長度),M(質量),T(時間),I(電流),Θ(熱力學溫度),N(物質的量),J(發光強度)。

  6.表示的因數等于大于106的SI詞頭符號,如:M(兆,106),G(吉,109),T(太,1012),P(拍,1015),E(艾,1018),Z(澤,1021),Y(堯,1024)。

  7.科技名詞術語的外文縮寫字,如:DNA,FIRD等。

  8.國家、組織、學校、機關以及報刊、會議文件名稱的每一詞(由4個以下字母組成的前置詞、冠詞、連詞除外)的首字母,如: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People’s Daily。

  9.地質時代及地層單位的首字母,如:Neogene(新第三紀),Holocene(全新統)。

  (五)外文應小寫的主要情況

  1.一般計量單位符號,如:m(米),kg(千克),mol(摩),rad(弧度),1x(勒),但“升”優先采用的單位符號是“L”。

  2.表示的因數等于小于103的SI詞頭符號,共13個:k(千,103),h(百,102),da(十,10),d(分,10-1),c(厘,10-2),m(毫,10-3),(微,10-6),n(納,10-9),p(皮,10-12),f(飛,10-15),a(阿,10-18),z(仄,10-21),y(幺,10-24)。

  3.法國人、德國人等姓名中的附加詞,如:de,les,la等。

  4.附在中譯名后的普通名詞原文(除德文外),如:熱力學第三定律(third law of thermodynamics)。采用整個詞的首字母大寫,或每一個實詞的首字母大寫,不符合一般規范。

  5.由3個以下(含3個)字母組成的前置詞、連詞、冠詞等,如:to,by,for,and,a,an,the。這些詞處于句首位置或因特殊需要全部字母都采用大寫的情況不屬于此列。

  書稿若是手寫稿,請在需要為黑體的字母下方畫一“ ”,需斜體的字母下方畫一“ ”;大小寫易混淆的字母,則請在大寫字母上注明為大寫。

  五、參考文獻

  1.文后參考文獻的正確表題為“參考文獻”,不能以“主要參考文獻”、“主要參考資料”或“參考資料”等作為表題。

  2.只著錄最必要、最新及公開發表的文獻,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列入參考文獻。

  3.參考文獻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依次排序,集中在各章或全書之后,并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后邊不加任何點號,空1個字距,或加方括號。

  4.參考文獻原則上按原文文種著錄,著錄項目主要有三部分,即著者項、書(題)名項和出版項。如有中譯本,則寫出書譯名、譯者名和出版單位,置于書名或題名后。

  (1)作者。作者為3人或少于3人應全部寫出,之間用“,”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et al前用“,“。作者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國人名可縮寫為大寫首字母,后不加縮寫點(.)。姓與名之間空半格,不用逗號。

  (2)題名或書名。按著錄來源所載的形式著錄,不加書名號。外文書名用斜體。

  (3)版本。第1版不著錄,其他版本說明需著錄。

  (4)刊名。外文刊名可按標準縮寫,不加縮略號“.“,刊名用斜體;中文刊名一般用全稱,不用書名號。

  (5)出版者。可按著錄來源的形式著錄,也可按公認的簡化形式或縮寫形式著錄。著錄來源載有多個出版者時,可只著錄1個處于顯要位置者。若是圖書需指明出版者所在的城市名稱。如“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6)出版年。采用公元紀年,并用阿拉伯數字著錄。如遇其他紀年形式時,可將原有的紀年置于“( )”內,如“1705(康熙四十四年)”。對于報紙的出版日期,形式為“1998-06-08(3)”。

  (7)期刊的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著錄形式為“年,卷(期):頁碼”或“年(期):頁碼”或“年,卷:頁碼”,卷號為黑體。如:“1998,92(2):30~35”,“1998(4)”。

  具體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方式如下:

  (1) 專著

  著者.書名.[版本].[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西涅阿科夫TH,潘諾夫NM著.土壤耕作機械的理論和計算.李清桂,高爾光,張先達,等譯.北京:中國農業機械出版社,1981.25,156

  Newman W M,Sbroull R F.Principles of Interactive Computer Graphics.New York:McGraw Hill,1979

  (2) 期刊

  著者.題名.期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頁碼

  卜小明,龍馭球.一種薄板彎曲問題的四邊形位移單元.力學學報,1991,23(1):53~60

  O’Callaghan J R,McCoy J G.The handling of soil by moldboard ploughs.J Agri Engin Rec,1965,10(1):23~25

  (3) 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

  著者.題名.見(In):文集編者.文集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黃蘊慧.國際礦物學研究的動向.見:程裕淇編.世界地質科技發展動向.北京:地質出版社,1982.38~39

  Weinstein L.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In:Sodeman W A,Jr.,Sodeman W A,ed.Pathologic physiology:mechanisms of disease.Philadephia:Saunder,1974.457~472

  (4) 報紙中析出的文獻

  作者,題名.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廈門大學出版社理工類出書規范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changshi/chuban/19601.html

還有問題,免費咨詢專業人員

沒有問題了,我想發稿或出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溪县| 建瓯市| 凤凰县| 玉溪市| 许昌市| 岫岩| 西城区| 和政县| 公主岭市| 穆棱市| 尚义县| 西充县| 资兴市| 古田县| 中超| 澄迈县| 赞皇县| 汝南县| 深州市| 东平县| 佛山市| 太仆寺旗| 白水县| 涿州市| 利辛县| 措勤县| 历史| 来凤县| 剑阁县| 江西省| 保定市| 武胜县| 南充市| 济宁市| 邵阳市| 绥棱县| 山阴县| 项城市| 嘉定区| 开封市|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