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如何做課題
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優化自己的教學行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教師在其中的得益會直接影響教育過程和水平,這種價值在研究過程中就已產生。而這種價值體現的大小應該與課題研究的水平成正比,可以說,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準備如何做,具體怎么做,即掌握課題研究的設計、操作方法,對于保證課題研究的質量和水平,對于研究者正確對研究對象實施影響,以及隨之而來的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都具有實質性的作用。幼兒園教師如何做課題?
一、界定研究的現象和范圍
研究范圍的大小取決于研究的時間、地點、經費的多少,研究者的人數和水平。對它們進行語言表述的時候,要考慮到研究的焦點和覆蓋范圍,并對重要概念進行定義,使這些概念在研究中具有可操作性。
二、確定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界定了研究的問題后,就應該在設計中確定研究的目的與意義,也就是研究的現狀和趨勢,要解決的問題,涉及的學科領域,國內外研究的水平,存在的問題,本課題的學術思想、立論根據,主攻關鍵及獨到之處,研究的實際意義和理論價值。
三、了解研究的背景
這個問題簡單地講就是通過查閱各類文獻,收集有用的信息,并作評判性分析。它至少應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前人有關的研究成果;研究者的個人經驗;研究者自己對此研究的有關概念框架。這樣,研究者在課題設計時就應對有關的成果進行文獻檢索,了解該課題有關的內容和研究方法,了解它是否處在一個寬厚的理論基礎之上,自己的研究具有多大的研究價值。
四、確定研究的對象
研究的對象必須具有典型代表意義。才能保證研究結果的可靠性。這也就是抽樣的問題,有關抽樣的方法,在各式各樣的統計學書中都有詳細的介紹,如隨機抽樣、概率抽樣。
五、研究方法的選擇與運用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樣很多,每種方法都有不同的作用與操作要求,以及需要不同的主客觀條件,選擇哪種方法要根據研究的目的和類型來定,各類方法既是獨立的,在課題研究中又要與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六、研究結果的檢測和評估
這一部分是衡量整個研究的真實性、可靠性、代表性及有關倫理道德問題的標準,也是幼兒教師開展課題研究最難的部分,所以必須認真思考,細致對待。 不再重復。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幼兒園教師如何做課題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keti/16523.html
相關閱讀
- 2025-06-26申報課題需要的材料明細
- 2025-06-23課題的審核要素
- 2024-03-01課題結題證書是一人一張嗎
- 2024-03-01課題分工安排
- 2024-03-01課題開題如何論證
- 2022-02-10課題申請書范文2篇
- 2022-02-09橫向課題經費報銷技巧
- 2022-02-09qc課題是什么意思
- 2022-01-27課題研究方案與課題開題報告區別
- 2022-01-27課改專題類選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