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乱码久久久久久,一本色道久久精品,欧美日韩高清区,国产精品第三页

卓文著作網,專業可靠的評職稱專利,出書出版,評職稱個人專著出版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學術咨詢

學術咨詢服務

您的位置:首頁課題申報>微小課題結題報告

微小課題結題報告

所屬欄目:課題申報日期:人氣:學術咨詢

  一、課題界定:

  我研究的課題是: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簡約教學的探究

  關鍵詞:低年級:1~3年級。

  簡約教學:著名特級教師華應龍這樣評價簡約教學:“這是一個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由多而少、由繁到簡、由淺入深再深入淺出的教學問題,這也是一個返璞歸真的話題。”數學教學中的“簡約”不是簡單的壓縮和簡化;相反,它寓豐富于簡單之中,它是一種更深更廣的豐富。是摒棄一切不需要的奢華與作秀,是指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內容追求、目標設置、環節設計、媒體使用、語言表達等要素精確把握和經濟妙用,使課堂變得更為簡潔、清晰、流暢、豐富、深刻,進而達到優質和高效,最終實現兒童數學能力的發展和數學素養的提升。

微小課題結題報告

  二、研究背景與意義:

  我在大量的聽課、上課過程中發現: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學尤其是公開課教學似乎又走進了一個新的繁瑣化“技術主義”誤區,教師津津樂道于教學過程的精雕細刻、完美無暇,課堂被設計成若干個精細的環節,密密嚴嚴,連每句、每個詞、每個動作都被精確設定,這樣的教學表面看很完整,實際上成了老師表演、出彩的舞臺,教師滿足于做一個“工筆畫師”,拘小節而失大氣,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真正徹底發揮。課堂千頭萬緒,“枝繁葉茂”卻不見樹干,依然很難找到原汁原味的學科所特有的“數學味”,學生的思維并沒有走向深刻,很難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所以我認為:數學教學應該從這些不斷附加各種因素的做“加法”轉變為刪繁就簡地做“減法”未來簡約化教學必然是數學教學的終極歸宿之一。

  著名特級教師華應龍這樣評價簡約教學:“這是一個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由多而少、由繁到簡、由淺入深再深入淺出的教學問題,這也是一個返璞歸真的話題。”數學教學中的“簡約”不是簡單的壓縮和簡化;相反,它寓豐富于簡單之中,它是一種更深更廣的豐富。是摒棄一切不需要的奢華與作秀,是指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內容追求、目標設置、環節設計、媒體使用、語言表達等要素精確把握和經濟妙用,使課堂變得更為簡潔、清晰、流暢、豐富、深刻,進而達到優質和高效,最終實現兒童數學能力的發展和數學素養的提升。

  三、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使得更多的低年級數學教學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環節、教學手段、教學語言五個方面)簡單有效,更多的低年級課堂教學達到簡單高效,還低年級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的思維到達有效的發展。

  2、通過研究,使得更多低年級的教師愛上數學,能積極的研究數學,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水平和駕馭課堂的能力,使他們的教學達到既精簡又有效的高度,提升教學境界。

  3、通過研究,從對低年級課堂教學的設計和課堂教學實踐中提煉小學低年級數學簡約教學的策略。

  四、研究內容:

  從教師對“簡約化教學”的理解情況等方面入手,選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材中的部分知識點,進行簡單有效的設計,具體的實施,系統的訓練,加強教師對“簡約化教學”的運用,學會有選擇地放棄,努力讓課堂從冗繁走向凝練,從緊張走向舒緩,以簡約求豐富,形成省時省力省資源的簡約化課堂教學風格,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本人認為要讓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簡約化,必須在從以下五個內容著手: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環節、教學手段、教學語言。經過研究實施,最終達到讓教學內容簡約厚實、教學目標科學簡明、教學環節簡化高效、教學手段簡便有效、教學語言簡潔明了的目的。

  五、研究方法:

  1、 文獻研究法:搜集整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了解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狀況,為課題研究提供科學的依據,并認識本課題的研究價值。

  2、 行動研究法:本課題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結合自己所任教學段特點,從教學準備開始,到教學設計再到課堂教學,最后到教學鞏固,教師都要做最簡約而有效的研究,在每一次的研究中都要不斷的發現問題,進行研究,解決問題,每一次教學活動的實施,都要緊扣研究的主題,力求最佳效果。設計問卷調查,進行初期、中期、后期的問卷調查,并做好數據的整理和分析。

  3、經驗總結法:在研究的過程中要及時的記錄突發的靈感,精彩的表現,取得的成果。在每個階段研究后,通過階段總結全面回顧和評價前一階段的各方面得失,用以指導下一階段的工作。在課題全部結束后,力求得課題的整體效益和擬定推廣延續計劃提供科學依據。

  六、研究步驟、內容與做法(詳寫)

  一、準備階段:(2014年8月到2014年9月)查閱資料,撰寫實驗方案。讀一些有關的書,做好讀書筆記。進一步理解“簡約數學”以及“簡約教學”。做到從理論上先對什么是簡約教學進行學習、了解,做好詳細的課題界定、研究背景和意義,進行初期的問卷調查,了解研究對象的具體情況。

  二、實施階段:(2014年9月到2016年3月)

  1、根據以下幾點分價段設計一些體現“簡約化教學”的研討課,便在課堂上灌以實施。(2014、9到2016、1)

  第一價段:(2014、9到2014、11)

  (1)首先從“教學內容”出發,制定教學內容時要求教師必須從學生知識基礎和認知習慣出發,根據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和教材本身特點,獨特而深刻地解讀教材,敢于改變教材的“序”,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讓它變得“簡約厚實”。從而讓學生能用遷移等方法學習新的知識。

  (2)然后是目標的制定,“教學目標”的研究是指在教學中做好三維目標的整合,而不是將三者簡單地疊加,分清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也不能把情感目標抬到了過高的位置、脫離知識教學進行“貼標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三維目標中,知識和能力是基礎、是核心,是其他兩個目標得以實現的依托。數學教學要以知識和能力訓練為基點和原點,循序漸進,同時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并將其充分地落實在過程與方法之中。讓學生明晰自己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學必有得。

  第二價段:2014、11到2015、7

  選一些有代表性的課,重點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要大力提倡簡化,回歸課堂教學的真實、自然、樸實,追求簡捷流暢的學習路徑和具有“四兩撥千斤”之功效的流程。導入要么以舊引新,開門見山,要么激趣導入,彰顯美感。課堂教學的組織應該簡單。這樣學生就能更真實、更方便、有效地進行學習,不容易出現走神、開小差等不遵守課堂紀律的現象。使教學設計簡單有效,真正成為激活學生思維的工具。

  第三價段:2015、7到2015、9

  (1)、對前面設計好的課在教學手段上進行修改,選擇簡捷實效,去掉修飾和浮夸。課件制作要力求圖片精彩,畫面清晰,布局重點突出,視頻、動畫長短得當,主題鮮明,不要過多的花哨,避免無益信息的干擾;減少文字數量,注意線條的粗細,字符的大小,以保證學生充分感知對象,防止學習疲勞。

  (2)、在教學語言上斟酌、推敲,讓教學語言簡潔深刻,清晰明了,真正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工具。教師在課堂上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確保提問語導向明確、過渡語自然流暢、評價語扼要坦誠、講解語提要鉤玄。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太小注意力不夠集中的特點,教師還要巧妙使用手勢、眼神、身體活動等體態語言的特殊功能表情達意,暗示學生規范學習行為,集中注意力聽講。

  第四價段:2015、9到2016、1

  對以上“簡約化教學”的教學設計進行具體的課堂實施,組織成員聽課,評課,議課,并作記錄,最后統一整改。

  2、(2016、1到2016、3)對學生進行中期和后期的問卷調查,做好調查記錄,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

  3、(2014、8到2016、5)收集材料的,撰寫課堂教學案例和課題論文,爭取年前出一篇CN論文。

  三、總結階段:(2016年5月到2016年8)總結經驗,形成實驗報告。收集資料,撰寫結題報告。

  七、創新之處:

  在讓教學手段“簡約化”的實施過程中,我不僅就對現有課件進行選擇簡捷實效,去掉修飾和浮夸,而在制作上進行了創新:如我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八單元《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一課,我利用孩子們自制的鐘面拍成圖片,制作成課件,借助多媒體展示。讓孩子在自制的鐘面上清楚直觀地認識了12個數字和它們的排列,以及時針和分針的特點,既培養了孩子動手操作的能力,又更快的掌握了鐘面知識。而且在思想教育環節,我運用了現代的微課技術,制作了兩位學生的音像,用形象的語音教育孩子要愛運動、早睡早起,做一個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好孩子。在教學第二冊第三單元《數花生》一課,我把孩子們用不同種方法數數(1個1個數、2個2個數、5個5個數、10個10個數等)的畫面拍下來,制作成課件,展示給孩子,讓孩子在圖片中清晰地看見同學們不同的數數方法,借鑒他人的數法,從而掌握多種數數方法,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如在教學第二冊第四單元《動手做三》——認識七巧板一課時,我把孩子們用七巧板擺的圖案拍下來,制作成課件展示給孩子們,讓他們不僅能欣賞到他人設計的精美圖案,還能直觀形象地了解到七巧板的“巧”。這樣的課件制作圖片精彩,畫面清晰,布局重點突出,視頻、動畫長短得當,主題鮮明,不會過多的花哨,避免無益信息的干擾,減少了文字數量,保證學生充分感知對象,防止學習疲勞,為學生學習抽象的知識架起一座數學學習的橋梁。

  八、研究成效(詳寫):

  1、課題研究讓教師教學方式變了,教學效率提高了。參與研究的教師現在在教學設計上更大力提倡簡化,回歸課堂教學的真實、自然、樸實,追求簡捷流暢的學習路徑和具有“四兩撥千斤”之功效的流程,讓教學設計簡單有效,真正成為激活學生思維的工具。在教學內容上更加簡約精煉,有寬廣的包容、深遠的蘊含和“以約馭博”的功效。在教學目標上更加追求簡潔、明了,更能體現教師教的智慧。在教學手段上更注重選擇簡捷實效,力求圖片精彩,畫面清晰,布局重點突出,視頻、動畫長短得當,主題鮮明。在教學語言上更加簡練深刻,字字句句都要給學生以明亮清澈的感覺。

  2、課題研究讓學生的學習情形變了,學習狀態改良了。簡單有效的教學設計讓學生更真實、更方便、更有效地進行學習,更能進行持續、深愛入的思考,不容易出現走神、開小差等不遵守課堂紀律的現象。簡約精煉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有了充分的討論和思考的時間,真正成為學生思維發展的搖籃。簡潔、明了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學必有得——清楚地明晰自己的學習任務,較好地調整自己的學習心理指向,較快地進入學習角色狀態之中。簡捷實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避免無益信息的干擾,保證學生充分感知對象,防止學習疲勞。簡練深刻的教學語言,給學生留下了鮮明、深刻的印象,學生想忘記也難了,注意力也更集中了。

  3、課題研究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收獲了更多的教學成果。課題主持人和成員認真學習與《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簡約教學的探究》有關的理論知識,并及時交流,積極參加市里和學校組織的各種課題研討會。黃林英于2014年12月4日和2015年12月11日,參加市教研室、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分別送課題研討課《看日歷》和《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到五夫和仙店小學。金白鴿于2014年12月16日和2015年11月5日分別在崇安小學和嵐谷中小上了一節同課異構的課題研討課《看日歷》和《分數的再認識》。吳利雄于2015年3月24日和2015年11月25日在崇安小學分別上了一節課題研討課《三角形的內角和》和一節同課異構的課題研討課《分數的再認識》,六節課均獲得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2015年12月30日,黃林英指導青年教師邱瑩在崇安小學教研活動中開展了一節同課異構的課題研討課《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黃林英2016年7月課題研討課《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在福建省優質課評選中獲二等獎。2014年9月5日,黃林英撰寫學課例《〈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教學設計》在CN刊物《讀與寫》中發表并獲一等獎;2014年10月論文《還原“簡約教學”的本色》——以“認識整時和半時”一課教學為例,在CN刊物《小學教學參考》中發表;2015年12月,案例《〈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被評為南平市優秀案例二等獎;2014年12月設計的課件《年月日》,榮獲全國一等獎;2015年12月,論文《簡簡單單“讀”數學》榮獲南平市二等獎。成員金白鴿撰寫的論文《簡約有效的本色課堂》,榮獲南平市二等獎。黃林英于2016年3月,《小小養殖場》一課教學設計和課件,在“教育云”教學技能大賽中獲市級二等獎;金白鴿《確定位置一》的教學設計和課件制作,獲得市級二等獎,黃林英獲得市級指導二等獎。黃林英指導彭娟華老師的《反比例》教學設計和課件制作,獲市級一等獎;指導彭娟華老師執教《反比例》獲市級二等獎。2014年10月6日課題組成員對三年級(1)(2)(5)三個班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簡約教學的探究》的初期問卷調查;2015年6月15日對三年級的三個班進行中期問卷調查;2016年4月28日和5月3日分別對崇安小學一年級(1)、(2)、(4)、(6)班的學生和嵐谷中小一年級(1)班的學生,進行了后期的問卷調查,三次都對調查數據進行深刻的整理和分折。2015年10月14日,黃林英撰寫了課題簡約教學設計《猜一猜--可能性的大小》,吳利雄和金白鴿分別撰寫簡約教學設計《認識角》和《分一分》。

  4、課題研究是實施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此課題的研究提高了整個課堂教學的效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逐漸得到提高,這對提高教學質量切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明確課題研究的五個方面,讓研究落到實處,獲得實效:

  (1)讓教學內容簡約厚實,真正成為學生思維發展的搖籃。

  一節課短短四十分鐘,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必須追求教學內容的簡約,不能面面俱到、淺嘗輒止。教學內容“簡要”不等于淺和少,它應當與精與煉連在一起,有寬廣的包容、深遠的蘊含和“以約馭博”的功效。教師必須從學生知的識基礎、認知習慣和心理特征出發,根據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和教材本身特點進行安排。比如在教學《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一課時,教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連環畫的形式展現小明一天的活動:早上7時上學→8時上課→9時半做廣播操→12時吃午飯→下午4時踢球→晚上8時半睡覺。根據教材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內容:1、創設“滴答、滴答、滴答、、、、、、”的聲音情境,引出鐘表,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認識鐘面。2、介紹新朋友——小明,課件出示他一天的活動時間,初步認識整時和半時。3、進行“分類對比”活動,分出整時和半時,引導觀察鐘面,總結認識整時和半時的小竅門。4、進行“撥一撥”活動:用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正確撥出老師給定的時間。教學過程中適時地滲透養成良好習慣的教育,如按時起床、早睡早起等。這一內容的設計既關注了學生的經驗和興趣,又讓學生體會到時間對于他們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讓教學目標簡單明了,落實的實實在在、真真切切。

  同樣一堂課四十分鐘,如果教師設置的目標高而多,就會讓人眼花繚亂,顧此失彼,迷失方向。相反每次的學習目標制定簡潔、明了,就會使學生學必有得——清楚地明晰自己的學習任務,較好地調整自己的學習心理指向,較快地進入學習角色狀態之中。也能從中體現教師教的智慧——制定教學目標做到科學、適當、簡明。在教學《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一課時,是這樣設計課堂教學目標的:1、由“滴答”聲引出鐘表,從整體上認識鐘面。2、在認識鐘面和認讀時間的過程中,初步學習觀察、比較的方法。3、通過觀察和動手撥一撥的活動,會認讀整時和半時,并能用整時和半時描述小明一天的活動時間。4、學會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珍惜時間的習慣。以上目標的設置知識和能力訓練為基點和原點,循序漸進,同時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并將其充分地落實在過程與方法之中。真正地課堂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3)讓教學設計簡單有效,真正成為激活學生思維的工具。

  曾聽過很多公開課,這些課的教學設計那真叫一個花樣百出。所謂的“環環相扣”那是一個熱鬧緊跟著一個熱鬧。實際上教學設計的出發點都應是為了學生更真實、更方便、更有效地進行學習,而復雜、繁瑣的教學過程會破壞學生思維的連續性,學生不僅不能進行持續、深入的思考,而且容易出現走神、開小差等不遵守課堂紀律的現象,精力、時間會消耗在毫無收獲的走過場中,長期以往還會形成厭學的情緒和浮躁的性格。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要大力提倡簡化,回歸課堂教學的真實、自然、樸實,追求簡捷流暢的學習路徑和具有“四兩撥千斤”之功效的流程。在教學《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一課時,是這樣設計整個教學環節的:首先創設聲音情境,以“滴答、滴答、滴答、、、、、、”的聲音,引出鐘表,緊抓聽覺,激發學生想要認識鐘表的興趣。然后以小明一天的活動時間為“主線”,初步認識整時和半時。緊接著對這些時間進行分類,歸納出整時和半時,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上分針和時針的指向,總結出辨認整時和半時的小竅門,深刻認知整時和半時。最后,展開撥一撥活動,在操作中加深對整時和半時的鞏固。這節課看似上得簡單,但是卻把數學教學精良化了,課堂高效化了。真正地摒棄了那種“活而不實”的現象。

  (4)讓教學手段的選擇簡捷實效,去掉修飾和浮夸。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達,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已普遍進入我們的班級。它具有直觀性、動態性、容量大的優點。但它加快了課堂節奏,加大了課堂容量,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體驗、想像和思考。所以課件制作要力求圖片精彩,畫面清晰,布局重點突出,視頻、動畫長短得當,主題鮮明,不要過多的花哨,避免無益信息的干擾;減少文字數量,注意線條的粗細,字符的大小,以保證學生充分感知對象,防止學習疲勞。如筆者在教學《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一課,我借助多媒體展示鐘面,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鐘面上有12個數字、指針和格子。緊接著通過圖像的閃爍及聲響效果,讓學生了解到12個數字在鐘面上圍成一圈,時針又粗又短,分針較細較長。在認識整時的過程中,同樣通過圖像閃爍,引起學生注意:時針指向某個數字,分針指向12。在認識半時的過程中,也是通過圖像閃爍和動態效果,讓學生注意到此時的分針指向6,而時針指向兩個數之間,在動態演示中明白是按順時針順序過了幾時,就是幾時半。這樣通過多媒體這一簡易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學習時間特別是幾時半這一抽象的知識架起一座數學學習的橋梁。

  (5)讓教學語言簡潔深刻,清晰明了,真正成為提高教學效益的有效工具。

  “話不在多,到位就行”!簡煉是教學語言的本色,數學老師的教學語言應該簡練深刻:問題語言要導向明確、過渡語言要自然流暢、評價語言要扼要坦誠……字字句句都要給學生以明亮清澈的感覺。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太小注意力不夠集中的特點,教師還要巧妙使用手勢、眼神、身體活動等體態語言的特殊功能表情達意,暗示學生規范學習行為,集中注意力聽講。筆者在教學《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時,在認識鐘面上的12個數字中,我是這樣提問的:鐘面上有12個數字,這些數字是怎么排排隊的?在認識“分針”和“時針”時,我編了一句順口溜“又粗又短是時針,較細較長是分針,分針快快向前跑,時針慢慢在后跟。”形象簡潔的語言概括了大分針和時針的區別和特征,給學生留下了鮮明、深刻的印象,學生想忘記也難了。在整時和半時分類完之后要轉入整時和半時在分針和時針指向上有什么不同的教學時,我是這樣過渡的:整時和半時在讀寫上是不一樣的,那么在鐘面上它們又有什么不一樣呢?這樣一過渡,學生很自然地就把注意力集中到鐘面上,很快就發現了不同,總結出了小竅門。除此以外,板書也是一種形象的語言,板書對于準確地表達和理解知識、加深記憶。

  九、主要成果清單(可附頁):

  1、理論學習、研究活動:課題主持人和成員認真學習與《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簡約教學的探究》有關的理論知識,并及時交流,積極參加市里和學校組織的各種課題研討會。經常組織成員開展研究活動,并做好活動記錄,兩年共計25次。

  2、研討公開課:黃林英于2014年12月4日和2015年12月11日,參加市教研室、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分別送課題研討課《看日歷》和《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到五夫和仙店小學。金白鴿于2014年12月16日和2015年11月5日分別在崇安小學和嵐谷中小上了一節同課異構的課題研討課《看日歷》和《分數的再認識》。吳利雄于2015年3月24日和2015年11月25日在崇安小學分別上了一節課題研討課《三角形的內角和》和一節同課異構的課題研討課《分數的再認識》。黃林英2016年7月課題研討課《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在福建省優質課評選中獲二等獎。

  3、指導教師:2015年12月30日,主持人黃林英指導青年教師邱瑩在崇安小學教研活動中開展了一節同課異構的課題研討課《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指導金白鴿《確定位置一》的教學設計和課件制作,獲得市級二等獎,本人獲得市級指導二等獎。黃林英指導彭娟華老師的《反比例》教學設計和課件制作,獲市級一等獎;指導彭娟華老師執教《反比例》獲市級二等獎。

  4、論文、課例、教學設計、課件。2014年9月5日,主持人黃林英撰寫學課例《〈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教學設計》在CN刊物《讀與寫》中發表并獲一等獎;2014年10月論文《還原“簡約教學”的本色》——以“認識整時和半時”一課教學為例,在CN刊物《小學教學參考》中發表;2015年12月,案例《〈小明的一天〉——認識整時和半時》,被評為南平市優秀案例二等獎;2014年12月設計的課件《年月日》,榮獲全國一等獎;2015年12月,論文《簡簡單單“讀”數學》榮獲南平市二等獎。金白鴿撰寫的論文《簡約有效的本色課堂》,榮獲南平市二等獎。黃林英于2016年3月,《小小養殖場》一課教學設計和課件,在“教育云”教學技能大賽中獲市級二等獎;金白鴿《確定位置一》的教學設計和課件制作,獲得市級二等獎。2015年10月14日,黃林英撰寫了課題簡約教學設計《猜一猜--可能性的大小》,吳利雄撰寫簡約教學設計《認識角》,金白鴿撰寫簡約教學設計《分一分》。

  5、問卷調查:2014年10月6日課題組成員對三年級(1)(2)(5)三個班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簡約教學的探究》的初期問卷調查;2015年6月15日對三年級的三個班進行中期問卷調查;2016年4月28日和5月3日分別對崇安小學一年級(1)、(2)、(4)、(6)班的學生和嵐谷中小一年級(1)班的學生,進行了后期的問卷調查,三次都對調查數據進行深刻的整理和分折。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微小課題結題報告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keti/23711.html

還有問題,免費咨詢專業人員

沒有問題了,我想發稿或出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乐东| 邢台市| 阳谷县| 霸州市| 西贡区| 乌恰县| 信丰县| 集安市| 贵港市| 昭平县| 凌海市| 洮南市| 永胜县| 手机| 灵宝市| 商都县| 陆良县| 漳平市| 长武县| 郧西县| 汝阳县| 花莲县| 景德镇市| 蚌埠市| 沅江市| 哈尔滨市| 夹江县| 平谷区| 盘山县| 黄浦区| 黔西| 民和| 宾川县| 永登县| 万山特区| 都匀市| 普格县| 武冈市| 昌乐县|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