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中的答辯
研究報告完成后,我們的課題研究就進入了結(jié)題階段。在結(jié)題階段,我們要撰寫答辯報告并完成答辯,同時完成課題的評價與相互評價,在這些工作的基礎(chǔ)上還要進行課題研究活動的小結(jié)。通過答辯可以向別人展示自己的觀點和所做的工作,而答辯的過程,也是我們作為課題研究者,對所研究的課題重新審視和梳理的過程。
一、答辯報告的要素
答辯報告不同于研究報告,我們不能將研究報告的內(nèi)容原封不動地用于答辯報告,答辯報告應該具有以下的基本要素:
1.一般概括。包括:
(1)課題標題
(2)課題研究者
(3)課題研究的時間
2.課題內(nèi)容。包括:
(1)課題的研究目的
(2)課題的研究方案
(3)課題研究的結(jié)論
(4)課題研究中的創(chuàng)新之處
(5)課題研究的實際應用價值
(6)有關(guān)課題后續(xù)研究的想法
3.問題解決。包括:
(1)課題題目的確定
(2)資料的查找和整理
(3)課題涉及哪些理論
(4)如何用已經(jīng)了解的理論指導課題研究
二、答辯報告的形式
答辯報告可以寫在紙上或黑板上,也可以制作成投影片或幻燈片,現(xiàn)在普遍采用多媒體演示報告的形式來展示答辯報告。有些特殊的需要和場合,也可以專門制作多媒體文件如Flash或其它格式的動畫等。
三、答辯報告的制作要點
一個好的答辯報告,應該是參加答辯的專家和同行能夠樂于傾聽并能正確理解,它應該具備以下的一些基本要求。
1.采用分級標題,每一個標題下闡述一個內(nèi)容。
2.做好數(shù)據(jù)的圖表化工作。
3.掌握好難度,不要說自己尚未完全理解的內(nèi)容。
4.要有客觀的證據(jù)。
5.要有科學、嚴密、充分的論證。
四、答辯
答辯的過程也是再次學習的良好機會,所以我們的答辯活動主要參與者有課題研究者本人、同一研究方向的同行,以及外請的專家。
1.答辯的過程
答辯的過程,一般首先由課題研究者使用答辯報告的多媒體演示報告,向參加答辯的專家和同行介紹課題研究的基本情況。然后由專家和同行針對答辯報告中的關(guān)鍵問題進行提問,由課題研究者回答。最后,由專家組對研究成果給予鑒定評價。
2.答辯的有關(guān)記錄
應該及時記錄答辯的主要內(nèi)容,這也是課題研究活動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方面,這些記錄可以反映課題研究的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對這些記錄的分析研究,可以為進一步開展課題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答辯的有關(guān)記錄包括:答辯的課題名稱,答辯的時間、地點,參加答辯的人員名單,答辯中專家和同行提出的主要問題以及你對這些問題的解答要點等。
五、評價
一個質(zhì)量較好的研究課題,應該體現(xiàn)科學性、新穎性、應用性、清晰性,在對課題研究進行評價時,我們采用的評價標準也應該反映這些屬性,以考察所完成的研究課題的成果是否具備科學性、新穎性、應用性和清晰性。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wǎng)首發(fā),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課題研究中的答辯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keti/407.html
相關(guān)閱讀
- 2025-06-26申報課題需要的材料明細
- 2025-06-23課題的審核要素
- 2024-03-01課題結(jié)題證書是一人一張嗎
- 2024-03-01課題分工安排
- 2024-03-01課題開題如何論證
- 2022-02-10課題申請書范文2篇
- 2022-02-09橫向課題經(jīng)費報銷技巧
- 2022-02-09qc課題是什么意思
- 2022-01-27課題研究方案與課題開題報告區(qū)別
- 2022-01-27課改專題類選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