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課題研究價值如何判斷
小課題研究價值是由選題、設計、研究過程及最后結果共同體現的。但是說到這,可能會有教師有疑問,小課題研究價值如何判斷呢?針對這個疑問下文將做具體分析解答。
一、選題的契合性
選題的契合度是指課題的基本定位、課題的大小與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相關支持條件的吻合程度。一般來說,小課題是與具體的教育教學任務相聯系的真問題、小問題,它應當是研究者憑借自身力量能夠完成的,其解決的過程是在特定的教育教學場境中借助具體的操作實踐進行的,而且解決問題的周期短、見效快。選題的契合度是判斷課題是否是小課題的首要標準。通過選題的契合度的判斷,可以預測課題的未來走向,可以判斷課題在通常情況下能否順利地完成及其達到的結果。一旦選題脫離了研究者的能力與相關條件的支持,那么,它實質上就變成了其他性質的研究,就不宜用小課題的標準對其進行判斷了。
二、設計的準確性
設計的準確性是指研究者對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步驟、程序的明晰程度。研究設計反映了研究的基本藍圖。對于小課題來說,判斷研究設計的準確性就是要了解研究者對于解決問題的設想是否符合課題的基本定位,能否圍繞和突出課題的核心問題,有明確、詳細、可操作的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對達到的結果是否有明確的規定。問題明、周期短、操作靈是小課題研究設計準確性的重要體現。設計的準確程度是制約研究的結果實現程度的重要因素。如果以為小課題研究可以很快完成、不需要事先設計,那么,極可能使研究變得無序、隨意,難以真正解決問題。
三、實施的實踐性
實施的實踐性就是完成研究任務的過程是否是根植于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的實施過程就是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對這一過程的實踐性的判斷關鍵是看“教師是研究者”這一理念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的體現程度。具體地說,就是要看課題的提出者、設計者是不是教師,教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教師采取的研究行動是否與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緊密聯系,研究工作是否依靠教師的力量來完成。如果不能夠以教師為主體來實施研究,那么,這樣的研究是難以完成對教育實踐的改造和優化的。
四、結果的實效性
結果的實效性包括效果和成果的達成度兩個方面。從效果來看,主要是表現為參與研究的實踐主體是否發生了預期的積極變化。這包括研究實踐的實施者和作用對象兩個主體的變化。研究實踐的實施者的變化主要是指教師的專業發展情況,作用對象的變化主要是指學生的發展變化。從成果來看,主要表現為引發參研主體發生變化的認識與技術。效果和成果都是研究產生的結果。從效果來看,它應當是積極的、可測的。從成果來看,它應當是可以提煉、概括出來的,是可以應用于解決同類問題或對于解決同類問題具有參考價值的。如果研究的結果缺乏實效性,那么,這樣的研究沒有任何實在的價值。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小課題研究價值如何判斷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keti/728.html
相關閱讀
- 2025-06-26申報課題需要的材料明細
- 2025-06-23課題的審核要素
- 2024-03-01課題結題證書是一人一張嗎
- 2024-03-01課題分工安排
- 2024-03-01課題開題如何論證
- 2022-02-10課題申請書范文2篇
- 2022-02-09橫向課題經費報銷技巧
- 2022-02-09qc課題是什么意思
- 2022-01-27課題研究方案與課題開題報告區別
- 2022-01-27課改專題類選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