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前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匯總
做課題,想要課題順利進行且結果達到預期設想,需要在正式實施研究前,最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及問題規整解決。那么,課題研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呢?下文詳細為您介紹。
一、方案應圍繞貫徹教育方針,推動素質教育,發展學生、教師和學校進行設計的實驗。方案應以開發和應用研究為主,一般不主張搞純理論和思辨性質的研究。
二、所謂新穎性,指歷時性即原創性。但是,第一線學校的研究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們主張深入分析自己的需求,針對自己的特征,形成具有個別性的問題,這樣的課題就會顯示出一種特性,從而擁有獨特性。有特別清晰的個別性就會顯現出新穎性。
三、所謂獨創性就是共時性,特指在同類研究中思路不同,方法有異。根據和利用實際主客觀條件,設計為新穎性課題所適用的技術路線就為獨創性預設了基本條件。因為,反映實際條件的方案不易雷同,實際是最豐富的獨創。只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不易落入窠臼。實際是無法克隆的。
四、所謂實用性主要指可*作性,即能夠摹仿,基本上可以摹仿。教育教學實驗是很難照搬的。如果第一個方案能夠供別人認識學習,就可能在新的條件下運用,設計者可以*作,其他人也可以摹仿了。能夠摹仿才能驗證,教育的規律也才能逐漸被認識和確認。
五、二至三年的檢驗時間是必要的,也是最低限的。時間的計算可以是自己研究過程的全部時間,要二至三年;也可以是自己的實驗時間加推廣驗證的時間,即兩段時間之和。
六、關于方案的上述品質的證明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另一重要,或至關重要的方面,方案的可行性和特征需要材料加以支撐。一般而言,研究者需要用研究報告、工作報告,以及研究工作的對象所受的影響來確認,這包括一組材料。這組材料用來說明研究工作的過程,以及該過程所體現的方案的方方面面。其他人閱讀這組材料,從中就能辨認出研究的目的、對象、方法、變量或措施、研究所引起的變化發展及相應的歷程;證明變化和發展的事實和數據;提出課題的意圖;研究所涉及或引用的理論,等等。
七、研究過程前后的方案可能不完全一致,這是教育教學研究的特點,即所謂行動研究。最初設計方案件時,極可能存在不完整,不清晰、不確切、不適用的想法和點子,經過研究之后問題得到了改進。這種改進要反映在最后方案里,主研者因此需要將原方案改寫成更為科學、實用的方案,成為最終方案,這也體現出檢驗。一般最終方案要在實驗中后期寫就。
八、教育教學研究符合學習模式,即邊學習邊研究。這也是方案需要進行修改的原因之一。對于一項研究,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也是研究水平的保證條件。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課題研究前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匯總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keti/15559.html
相關閱讀
- 2025-06-26申報課題需要的材料明細
- 2025-06-23課題的審核要素
- 2024-03-01課題結題證書是一人一張嗎
- 2024-03-01課題分工安排
- 2024-03-01課題開題如何論證
- 2022-02-10課題申請書范文2篇
- 2022-02-09橫向課題經費報銷技巧
- 2022-02-09qc課題是什么意思
- 2022-01-27課題研究方案與課題開題報告區別
- 2022-01-27課改專題類選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