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報告范文《小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

一、課題研究背景
1、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國家的走向——國民經濟、綜合國力及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盛衰。為此培養、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有特殊的意義。
2、面對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今天,特別是面對將創新教育作為素質教育重要內容的今天,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已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
3、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要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過程,使學生在活動中生動、自主的探求發展。采用“研究性學習”方式便是主要形式。這是因為:
(1)素質教育深入實施的需要
(2)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的需要
(3)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
因此,我們提出《小學數學》旨在通過豐富有趣的方式、途徑,努力培養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他們掌握數學知識,才能更好地適應今后的工作、生活。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總目標:在深刻理解“創新實踐能力是知識、經濟時代人的核心素質”的基礎上,探索在小學數學課中,如何從本地實際出發,實施“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途徑與規律。
具體目標:
1、在實踐過程中,親身感悟到創新給人們帶來的效益和生機,激發學生對創新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未來生活充滿憧憬和喜愛,從而培養起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標)
2、了解數學基礎知識、探索數學規律和方法。(認知目標)
3、通過“數學課”的學習引導學生運用“研究性學習”學習方式參與“小課題研究”。讓學生學會就地取材,做實驗、調查訪問、實地考察,從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技能目標)
4、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在數學課中,實施“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三、理論依據
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四、研究方法
調查分析法:通過對本校與周邊兄弟學校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調查、對比、分析,從中了解本校在“數學課”中實施“研究性學習”方式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情況,不斷改進研究方法及措施。
行動研究法:通過“小課題研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并進行分析,尋找充分的證明數據來驗證:通過“研究性學習”的途徑,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否有效。
五、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07年3月—2007年4月)
2、組織實施階段(2007年4月----2007年11月)
3、成果展示、總結階段(2007年11月----2007年12月)
六、研究結論與成果
1、1、在思維訓練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和愉悅,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促進了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發展,尤其是學習動機和意志品質得以持續、得以發展、得以提高,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體現了樹立以人為本、為學生服務和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教學思想。
2、2、事實證明,實踐才是最好的創造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的主渠道應該是實踐活動。實踐對于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的作用是無可置疑的,但作為小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時間畢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必須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教學這個有形的空間、研究的環境、教與學的方式,來展示學生所要學習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完成“創造”。
3、3、讓數學課堂教學成為創造過程,是教師對學生領悟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對于概念、原理、法則,教師應充分運用學生的領悟能力,或創造條件、提供豐富的信息讓學生去領悟,學生由對知識的一無所知,到根據有效信息自我領悟知識的內涵,到了解、應用知識,這也是學生對知識的創造過程。 521(來 源 于:368普
4、4、在思維訓練過程中,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對數學課堂提供的有效信息的整理、加工、提煉、分析、歸納,達到了思維方式的“移植”,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的灌入式的教學方法,發揮“導”的作用,把學生放在了主體地位;變學生被動、從屬地位為主動、主體地位。 521(來 源 于:368普
4、5、在思維訓練過程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積極主動,激發了主觀能動性,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體現了對學生進行自尊自信、自我自調控、獨立判斷、自覺自理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體驗成功是實現以人為本、使數學課堂教學成為創造過程的重要保證。 521(來 源 于:368普 及 網 66
6、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實施思維訓練,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有利于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有利于培養創新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7、本小組成員在課題總結時,認真總結經驗,在上級領導和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每人撰寫了與課題有關的或心得體會,獲得一致的好評。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keti/15713.html
相關閱讀
- 2025-06-26申報課題需要的材料明細
- 2025-06-23課題的審核要素
- 2024-03-01課題結題證書是一人一張嗎
- 2024-03-01課題分工安排
- 2024-03-01課題開題如何論證
- 2022-02-10課題申請書范文2篇
- 2022-02-09橫向課題經費報銷技巧
- 2022-02-09qc課題是什么意思
- 2022-01-27課題研究方案與課題開題報告區別
- 2022-01-27課改專題類選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