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課題研究如何實施
幼小銜接課題研究如何實施?幼兒園與小學雖然同屬基礎教育,但兩個教育階段卻有明顯不同,從游戲到學習為主的變化對幼兒來說是生活歷程中的重要轉折。為幼兒期孩子做好入學準備,幫其順利過渡,對于保證九年制義務教育質量,提高幼兒素質具有深遠意義。
幼小銜接課題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組建課題組,明確課題研究方向。
本校領導高度重視本課題的確立與研究,課題立項后,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該課題研究由吳秀芹擔任課題主持人,負責督促課題的開展實施;李菊擔任課題組組長,負責實驗的過程管理;張芳擔任課題組副組長,負責后勤管理;顧春霞、孫蓉蓉負責撰寫階段性計劃、實施、總結;桑月負責收集相關理論,撰寫實驗報告;嵇清、丁衛紅、吳怡橋負責實驗研究、個案記錄、調查問卷;顧海云負責收集相關理論、編印文集。課題組成員在幼兒教育研究方面有獨到見解,有較強的教科研意識和能力。
課題組成立后迅速制訂課題實驗計劃確定活動方案,擬定長期與近期目標,心中有方向,眼里有目標,實驗老師研究熱情高漲,在問題中研究,使教育科研常態化,自覺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課題組成員一般多少人?
(二)進行崗前培訓,提高研究人員素質。
教師隊伍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前提和保證,為了更新實驗老師的觀念,提高實驗老師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我們以課題實驗為契機,對教師加強理論學習與課題實施的指導。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認真組織課題組活動。
課題組于學期初制訂學期工作計劃,部署一學期工作安排和重點,每單周三一次課題組集中活動,及時分析總結前階段研究得失,部署下階段工作,提出新要求。每次活動推選中心發言人,安排交流匯報內容,帶動全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及時反饋。
2.觀摩名師教學,更新教學理念。
課例評析、名課觀摩是我園課題組常見的活動方式。我們利用現有資源,并廣泛利用網絡資源,分享彼此手中收集的教學案例、論文,共賞精彩。發現有價值的資料,人手一份認真組織學習研討。名師就是名片,我們崇拜名師但絕不盲從;學習名課,收集看點,欣賞但不硬搬。課題組分階段組織老師觀摩了蔣靜、陳宴、薛蓮、吳佳瑛等一大批特級教師的精彩課例。聽課是一種享受,評課更是一種提升?疵麕熣n堂,從教學行為研究中領悟新理念,激發實驗老師的研究意識與熱情。
3.博采眾長,推出精品。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枯。”科研的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科研的著眼點應該在課堂,因此,課堂教學是我校課題組實驗的關鍵。于是我們先后安排桑月、孫蓉蓉、顧春霞老師上縣內實驗評優課;安排吳怡橋、顧海云、丁衛紅等實驗老師上組內研討課,加強交流、研討,在聽課、評課、反思的漸進性流程中,有目的地打造精品課例。年輕教師得到了鍛煉,經驗型教師學會了創新,形成了課題良好的發展態勢。
(三)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幼小銜接現狀。
做好本課題研究的重要前提是調查了解幼小銜接的現狀,通過一系列的調查我們發現:多數幼兒入學后,由于準備不充分,極不適應:環境的陌生、要求的懸殊等,使兒童生理、心理都感到負擔太重,茫然無措,導致孩子體質下降、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而產生厭學情緒損害,損害了孩子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信心。那么,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有待于我們進一步探索和思考,也更堅定了我們開展本課題研究的信念。
(四)建立課題研究制度,保障課題研究順利進行。
為了保障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根據該課題需要及我園實際,特制定了如下制度:科研工作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科研工作職責、課題組評估細則、課題項目管理制度等。
(五)強化管理,確保質量。
1.課題研究做到定期、定時、定點,落實任務有效果,切實保證實驗的長期性和連續性。活動開展采取集中與分散、集體研討與個體研究、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究相結合的方式。
2.要求每一位課題組成員學期初制訂明確可行的實施方案,扎實開展研究,對研究過程中獲得的資料、數據進行分析匯總,期末對照方案檢查每一位教師的研究情況,與績效考核掛鉤。這一措施對課題研究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和保障作用。
3.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管理,讓現有資源與資源開發有機結合,做到用好現有資源,充分利用園內資源,挖掘社會資源,搜集網絡資源,盡量滿足實驗教師的工作需要。
三、辛勤耕耘,成效顯著
在本課題的研究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科研輔助材料,如研究該課題所形成的課題結題報告、工作報告,幼兒入學去向調查表、家長調查問卷、“幼兒活動剪影”、“實驗班教師活動剪影”、幼兒個案觀察記錄檔案、幼兒實驗作業及效果檢測與分析、教師在課題研究中的教案集錦、論文集、活動時專題研討的學習筆記、聽課筆記,等等。課題的研究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素養,也鍛煉了教師的實踐教學研究能力。
四、及時反思,總結提高
總結與反思三年時間的課題研究,也碰到了許多問題,有些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
(一)應注重銜接的雙向性。
當幼兒園與小學銜接時,小學一年級上半學期的學習、生活及能力培養是否也可以與幼兒園銜接,做到雙向互補,形成體系。
(二)應加強幼兒園與小學教師的相互交流。
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之間的溝通不夠,這主要是指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溝通不夠,存在各自為政、單打獨斗的局面。小學與幼兒教師之間除了吸取對方在教學方法、課堂組織形式等方面的特點外,還應該在教育觀念、師生關系等方面加強溝通與交流。
(三)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具體研究思路中提到學習習慣的鏈接,并不是幼兒園向小學靠還是小學向幼兒園靠的問題,應該是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都往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靠。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往往會鏈接過頭,將小學教育中的一套搬到幼兒園教育中來。
摸索是艱辛的,收獲是令人喜悅的。參與課題實驗的每一位教師都伴隨著這一課題研究學習著、思考著、體驗著、成長著。目前,課題雖已進入結題階段,但我們的研究不會停止。以上及其他存在卻尚未發現的問題,將是我們以后工作的關注點。在各領導、專家的關心、支持、指導和全體教學人員的齊心協力下,我園的市級科研立項課題《關于幼小銜接的研究》一定會推動幼兒園和小學更緊密地結合,構建“三位一體”的幼小銜接最佳模式。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幼小銜接課題研究如何實施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keti/19665.html
相關閱讀
- 2025-06-26申報課題需要的材料明細
- 2025-06-23課題的審核要素
- 2024-03-01課題結題證書是一人一張嗎
- 2024-03-01課題分工安排
- 2024-03-01課題開題如何論證
- 2022-02-10課題申請書范文2篇
- 2022-02-09橫向課題經費報銷技巧
- 2022-02-09qc課題是什么意思
- 2022-01-27課題研究方案與課題開題報告區別
- 2022-01-27課改專題類選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