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小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包括選題、申報、開題、實施、結題、交流、評獎、推廣等。小課題的申報要求、結題要求、成果要求都與規劃課題有所不同,本文詳細介紹小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一)實施環節
小課題研究大體上分以下幾個環節。
1、選題。個人針對自己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選取最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思考,確立課題,或者以學科組、教研組、年級組為單位征集教育教學問題,交流教育教學當中的現象與困惑,對問題進行歸類,建立“問題庫”,問題同類型的教師組建課題小組,并進行自主選題。
2、申報。由課題組負責人(主持人)填寫《教育科研課題申報評審書》,撰寫《課題論證報告》(研究方案),在學科組或教研組、年級組討論,學校審核報縣教育局,層層申報立項。
3、開題。同意立項的小課題,由學校組織,按學科類別或其他形式分組,集中開題。
4、實施。小課題的實施研究,就是教師分析問題、收集資料、尋找對策、實踐應用、解決問題、總結反思的過程,在實施研究中驗證方法,切實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5、結題。加工整理研究過程中的材料,撰寫小課題論文或研究報告,將研究材料報送縣教育局進行結題驗收。
6、交流。課題所在學校要定期召開課題成果研究交流會議,或進行現場答辯,或組織教學觀摩,或主題研討與交流,加大課題成果校內交流力度。
7、評獎。收集整理實驗過程材料,按要求參加課題成果獎評選活動。
8、推廣。各級部門要提供組織題研究成果推廣應用的平臺,讓更多的教師在共享成果中提升自己。
(二)過程要求
1、申報要求。小課題申報要先形成方案。研究方案主要包括六個方面。一是研究背景:為什么提出這個問題;二是研究目的:希望改進或解決什么問題及程度;三是研究價值:給教育教學帶來什么影響和效應;四研究方法:稍作具體解說;五是研究程序:擬解決或改進辦法的簡要說明;六是研究預期成果。
2、結題要求。研究工作結束后,主持人要向上級教育部門遞交結題材料。結題時,主持人須提交《教育科研課題結題評審表》,小課題研究過程資料,包括課題研究實施方案、開題報告、活動記錄、教學案例、反思資料、研究論文、階段性總結等等。
3、成果要求。研究成果提倡多樣的表達方式,可以采用教育案例、教學日記、教育故事、教育隨筆、課例報告、經驗總結、調查報告、個案報告等方式,優秀的活動方案、教學設計、教學課件、課程資源、學生作品等都可作為成果表達形式。教師必須用自己的語言闡述研究成果。小課題研究屬于教師原生態的研究,也是原創性的研究,自己的問題,自己的探索,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結論。成果應該是積累性的,不是一次性的,反思應該是小課題特有的特征,立足反思,把寫反思報告、教學敘事等貫穿在研究過程的始終。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小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keti/24003.html
相關閱讀
- 2025-06-26申報課題需要的材料明細
- 2025-06-23課題的審核要素
- 2024-03-01課題結題證書是一人一張嗎
- 2024-03-01課題分工安排
- 2024-03-01課題開題如何論證
- 2022-02-10課題申請書范文2篇
- 2022-02-09橫向課題經費報銷技巧
- 2022-02-09qc課題是什么意思
- 2022-01-27課題研究方案與課題開題報告區別
- 2022-01-27課改專題類選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