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出版后還需哪些工作
教材出版需要進行書號申請、審校、排版等環節,很多作者認為,只要將這些前提工作進行完,出版之后就萬事大吉了。其實不然,教材出版后的跟進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哦!!那么,教材出版后還需哪些工作呢?本文詳細為大家介紹。
教材出版后準備工作
1.做好教材的宣傳 教材出版后,編輯應及時將書評、書訊等圖書信息發表在相關雜志上。積極參與媒體活動,宣傳重點教材。也可以通過相關的學會,組織教學研討與示范教學活動,提高教材的認可度。在與教學相關的雜志上,編輯可以結合自己對教材的認識發表一些文章,擴大教材的影響。這些都要求編輯不僅僅去做書稿的加工,而應該多了解教學一線的活動,與教師溝通,做一個專業化的教材編輯。
2.回訪工作 教材的使用是長期的過程,因此教材出版后的回訪也是很重要的。通過回訪,我們首先可以了解教材在使用中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以便在重印時修改。其次,可以更深入地與院校交流,了解院校對教學的想法與建議,從中可能找到新的選題開發點。教材的作者通常也是教材的使用者,做好回訪工作,我們能了解到讀者的需求,同時也和作者有進一步的溝通,對教材的推廣和教材質量的提高也有一定幫助。
教材編寫前期準備工作
1. 從該領域最好的一本或幾本教材中,挖掘出所要編寫的教材應該含有的基本內容.
如何找到好書?
雖然好書的定義因人而異,但是,當一本書被索引的次數或被引用的次數很多時,我們姑且就把“它“定義為好書(盡管有些時候,并不是如此)。
對于如何找到好書或者好文章: SCI系列講座(該講座內容我已錄制放在:**保密!)講到:采用順藤摸瓜式搜索。先按照被索引次數量的大小對進行排序,然后下載幾篇或者十幾篇該領域的文章。看是否有共同的參考書目或者看哪些書被參考的次數多。通常那些“共同的參考書”或者“被參考次數多的書”,就是本領域最好或者比較好的。
2.基本內容確定以后,確定邏輯框架,并思考該書的創新點以前聽孫正聿老師的講座時,他提到:“創新不僅僅是內容的真正增、刪、改以及組合,而且也包括邏輯等等的再編排。“ 理論上來說,編寫一本書,必須得有創新點。
否則,其價值何在? 根據老師課上講的,再攙雜些收集的資料,對編寫教材如何創新我進行一下總結: ①”前人教材精華的組合“②邏輯框架的優化重組③時代特色的內容添加④作者思想靈魂的注入。
3.資料的收集前兩點或多或少的都包含資料收集工作。在編寫教材時,收集資料雖然煩瑣但卻很重要。老師上課提到,編寫教材所需要的參考書或,最好是名著(國內或國外)。收集資料一般要做到:
①真正地廣泛瀏覽或閱讀相關書目。②對相關內容進行去偽存真。③提煉出資料的精華。
如對教材出版后還需哪些準備工作還有疑問或需要,可以在線咨詢我網的編輯人員他們將根據您的具體情況詳細為您解答!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教材出版后還需哪些工作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jiaocai/957.html
相關閱讀
- 2022-03-30參編教材屬于著作嗎
- 2022-03-30參編教材是什么意思
- 2022-03-17編寫教材需注意哪些事項
- 2022-03-17教材查重率是多少
- 2022-03-14參編教材字數證明怎么寫
- 2022-03-14參編教材如何計算科研分
- 2022-03-12參編教材修訂版可以評職稱嗎
- 2022-03-07出版教材評職稱有字數要求嗎
- 2022-02-25中職出版教材可以評職稱嗎
- 2022-02-25哪些職稱可以出版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