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的研究》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一、課題進展基本概況
1、前階段研究的過程
(1)籌備立項階段(2013年10月~2014年2月)
這個階段重點是學習《國家基礎課程改革綱要》、《新課程標準》和其它現代教學理論,特別是有關“自主學習”的理論,以提高對“自主學習”的認識;同時,調查我校學生學習的狀況,進行研究資料的收集。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提出研究方案,完成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申報工作,為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作好充分準備。
通過對我校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發現許多學生很缺乏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很高,興趣不濃。經過認真分析,發現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不清楚語文這一科的特點,不知道怎樣去學習。
根據這種情況,我認為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急需的、必須的。而要做好這一切,就必須在教學工作的實踐中,把怎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作為一個重要課題進行具體深入的研究。
因此,在認真調查我校學生學習狀況和細心收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我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研究方案,并認真完成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及申報工作。
(2)開題及初步實施階段(2014年3月~2015年5月)
課題正式立項后,本階段進一步分析和理清研究問題,收集資料,調整研究方案。采取的方式是經常找學生談心,詢問了解他們自主學習的情況,對自主學習的感受、意見,自主學習時存在什么樣的困難。課下經常與同事們進行交流,聽取他們教學中的體會,從中了解學生的真實的學習現狀,積極收集研究中必需的信息。同時,經常找機會與學生家長座談,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進一步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通過與學生、同事、家長的交流,我把調查材料進行整理、歸類、分析,從中發現當代學生在自主學習上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進而積極尋找相應的教育教學方法方式,并把其及時拿到教學實踐中去檢驗,同時積極主動的總結經驗,撰寫心得體會,形成研究資料。這些做法都為下階段進一步開展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
(3)實驗深化階段(2015年6月~2015年9月)
在這個階段,總結前一階段得失,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要求學生課前做好自主預習,積極主動地收集有關資料,課堂上深入思考、敢于質疑。在研究過程中,我始終把教學與研究相結合,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的一些想法大膽地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并不斷地收集整理研究資料,分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的各種方法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得失,認真寫好分析報告,作好階段性總結,不斷積累經驗。
2、課題研究采取的措施
(一)學生能做的就讓學生做,教師不代替
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在訓練的實踐中培養出來的,不是教師憑一張嘴教出來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給學生自主訓練的機會。凡是學生能完成的,教師千萬不要包辦代替,有時即使是多費一些時間,也要盡量讓學生自己來完成。因為,教師教學生的目的,不是展示教師知識多么淵博、能力多么強,而是培養學生的能力。比如,課文里的生字生詞,學生完全可以通過查字詞典完成的,教師就不要讀出音說出意思,只給學生提出具體要求就行了。
(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
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教師向他們布置閱讀時,要向他們交代看書的范圍,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明確閱讀的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這樣就避免了學生看書的盲目性。
(三)讓學生主動查閱資料
課內閱讀方面:課堂上學生遇到的生字、生詞、成語、典故等,要讓學生去查閱,培養學生查閱書籍的習慣和能力。有關作者、文章的寫作背景,要讓學生課前查閱資料(最好讓有條件的學生上網查閱),課堂上讓學生相互交流,談談感受認識。
課外閱讀方面: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可讀性書籍目錄,讓學生有選擇地去查閱或者購買來閱讀。為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我每星期都安排一節閱讀課。讓學生從最近閱讀的書籍里,挑出一篇最好的文章,站在講臺上有感情地讀給全班同學,并要說出自己讀后的感受感悟。此項活動既激發了學生課外閱讀書籍的興趣,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對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有很大的促進。這幾個方面的收效都非常明顯。我把這種語文活動方式推薦給同事們,大家用了后都說效果不錯,很有推廣價值。
(四)讓學生合作討論
合作學習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集體觀念,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無論課上還是課下,教師都應該精心安排,認真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活動。
在這方面,我的具體做法是,把全班學生分成五個學習小組,每小組選定兩名學習組長。每個小組的成員在課前要提出1-2個自己認為很有價值的問題,把它寫在紙條上交給組長,然后由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對每位組員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小組內經過討論不能解決的,組長收集整理好交給語文科代表。科代表組織全體組長討論商議,從各組交來的問題中選出幾個最有價值的,上課時拿到班上,全體同學進行討論探究解決。
自采用這種學習方式以來,我有多方面的感觸。這種方式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極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口頭表達的能力。就連那些性格本來很內向,不愛發言的學生,在這種學習方式的影響下,也變得發言積極了。
(五)讓學生編演課本劇
對于故事性比較強或者對話比較多的課文,最好讓學生編演課本劇,讓學生親身體會和再現故事情節。通過讓學生參與、觀看和表演,更能讓學生切實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的情感。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合作能力。
有很多時候,學生想演課本劇的那種熱情以及他們的表演能力,真很難讓我們理解和想象。為了能在班上為同學們做精彩的表演,他們在課下一遍一遍地苦練著,有時不怕耽誤吃飯、午休。為了準備某一個道具,他們不怕麻煩,甚至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學生表演的好幾篇課本劇都讓我非常感動,而且記憶猶新,如《負荊請罪》、《狼和小羊》、《半截蠟燭》、《大江保衛戰》等。
(六)多讓學生談體驗和感受
我覺得語文科的學習與其他科最大的不同是,應多讓學生談體驗和感受。我常對學生講,作家是把他們對生活的經歷、體驗、感受、理解、感悟等寫成文章,即把生活變成文字——文學作品。我們要想把文章理解好,就必須了解、理解、想象出作家對生活的經歷、體驗、感受、理解、感悟等,即把文章很好、很準確地變回原來的生活。同學們怎么才能做到這樣呢?那就必須仔細閱讀,認真揣摩文章的語句,用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有時還要進行合理的想象。要理解作家的作品,必須先要理解作家本人。
我認為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體驗、感受和想象的時間。因為,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特別是語文科,更是如此。
二、目前已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1、文獻資料與調查材料的搜集與整理
根據計劃的要求,對文獻資料與調查材料進行大范圍的搜集整理,對重要文獻資料和調查材料做出記號,并寫出分析材料,以供研究之用。
2、制訂課題實施計劃
按不同的教學階段及學生的不同情況確定具體的課題實施內容,大體上分為課前自主預習能力的培養、課堂上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
3、通過對本課題的初步研究,已形成了一套效率較高的自主性學習模式——“自讀質疑—研讀解惑—討論探究—總結延伸”。
“自讀質疑”: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感知教材,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師提出的要求,邊讀邊想把發現的問題及時記錄下來。
“研讀解惑”:讓學生緊緊圍繞自己自讀中發現的問題,耐心細致的研讀課文,深入思考,解決問題。
“討論探究”:對學生通過研讀,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提出來,師生共同討論探究解決問題。
“總結延伸”:指導學生總結回顧所學內容,歸納寫作技巧;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拓展延伸到相關知識領域或生活實踐之中。
這種學習模式得到了學生和同事的認可。
4、通過本課題的初步研究,已探索出了指導學生課外自主學習語文的一些方法。
方法一:自主預習法、復習法。注重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讓學生自覺地把預習作為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學習完新的學習內容后,要求他們養成及時復習鞏固的習慣,把學習的知識切實掌握。
方法二:搜集資料法。注意培養學生自主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教給學生通過看書或上網查閱有關資料的方法技巧,從中有效提高學生課外自學的能力。
5、形成了一些成果:《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如何做好語文課的預習》等。
三、研究工作存在的問題
經過近階段的課題研究和實施,發現在研究的過程中也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
1、對課題的研究大多是從“教師”的角度考慮,考慮的是教師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對于如何根據初中生本身的特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考慮的還很欠缺,下一步應加大力度進行“學生”方面的研究,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2、信息的收集量不夠,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還太少。下一步要加大信息的收集量,多搞問卷調查,特別是對學生、對同事、對同行、對家長。要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調查分析。另外,還要盡可能地開展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通過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通過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更多地去發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方面的問題,以便更好地搞好課題研究。
3、經過認真反思,目前本課題研究成果還主要通過課題總結報告、教學研究等形式呈現,今后應重點加強理論與教學實踐的聯系,把研究成果真正落實到日常教學過程中,在教學實踐中深入研究,總結規律,一方面更快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另一方面進一步做好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更有效的指導教學工作,更有效的發揮它的實用價值。
四、下一階段工作計劃
根據研究規劃,下一步課題要進入匯報實驗成果階段(2015年10月)。
(1)對當前課題研究的效果進行調查,對學生反饋意見進行記錄和分析,并虛心聽取來自不同方面的意見。
(2)根據課題研究形成的經驗,開展公開教學活動,進行課題研究成果的展示評議。
(3)積極主動地向縣、市教研部門匯報課題進展情況,爭取領導和專家的支持與指導,以便做好結題的準備工作。
(4)11月份是課題研究規劃的最后階段,要及早做好各方面的準備,認真做好系統性的總結,形成成果,并將課題成果材料匯編成冊。
縣教研室中期指導意見
本課題自開題以來,參研老師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些進展,為使下一步的課題研究工作順利進行,并收到良好效果,特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參研教師必須以科學的態度,認真對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的研究工作,務求研究的實效性。
二、要認真做好該課題的過程研究和研究結果整理工作
1、參研老師要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的研究工作和教學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多體驗,多積累經驗,務必把課題研究工作落到實處。
2、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質及研究能力。在現代先進教育理論的正確指導下,總結經驗,提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的研究水平,針對研究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開展好學術研究和研討活動。
3、積極上好研究成果展示課、觀摩課和研討課,注意把課題研究的新成果及時交流、及時推廣。
4、要對課題作全面梳理,認真做好成果的形成和資料積累及整理工作,及時將經篩選有推廣和應用價值課題成果及過程性等材料上報縣教研室,已備在全縣示范、推廣與交流,及向市教研室推薦。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的研究》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keti/15743.html
相關閱讀
- 2025-06-26申報課題需要的材料明細
- 2025-06-23課題的審核要素
- 2024-03-01課題結題證書是一人一張嗎
- 2024-03-01課題分工安排
- 2024-03-01課題開題如何論證
- 2022-02-10課題申請書范文2篇
- 2022-02-09橫向課題經費報銷技巧
- 2022-02-09qc課題是什么意思
- 2022-01-27課題研究方案與課題開題報告區別
- 2022-01-27課改專題類選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