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教育科研小課題研究概述
課題研究概述是對課題結題申請表中填寫的,對課題成果進行概述的一個小文案,課題成果附件形式包括論文、教育敘事、隨筆、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育案例、調研報告、教具制作等,作者需要對此描述,突出研究特點,研究效果,字數不超過1000字。
為了配合學校開展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經一學年來扎實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以自我教育為主的規范養成教育實踐模式構建起了與學生及其生活緊密相關聯的養成教育內容體系,有效的促進了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在我認為確實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貨,結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課堂教學為抓手,強化學生習慣的養成:課堂是對學生德育滲透進而形成良好品德,養成良好習慣的主渠道。通各學科的德育滲透。讓學生時刻感受到沒得熏陶,讓美占據學生的心靈。例如,上下課應注意的禮儀,尊敬老師的禮儀,同學之間的禮儀,升旗禮儀。校內公共場所的禮儀,文明禮儀等,并有專人上課,同時也強化了對學生行為習慣的規范和養成教育,使學生形成共識,自我教育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以少先隊活動為突破,強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在活動中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開展黑板報比賽,講故事演講比賽,拔河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讓優秀的習慣在活動中逐漸養成,讓良好的品質占據心靈,從而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學校利用紅領巾廣播,板報,班會等形式,讓學生學習品德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勞動習慣,文明習慣等,逐漸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新局面。
3、以制度為約束,強化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把《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等行為制度,嚴格約束自己,達到養成良好習慣的目的。
4、以日常管理為監督,強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建立值周班學生培訓,通過培訓讓學生明確為何對學生進行管理,做到日檢查,周統計,月累計,學末有總結,開展文明評比活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集體榮譽感。
5、以評優樹先為激勵,強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在開展活動的基礎上,學校對做的好的學生樹立標兵,并給與口頭表揚,開展爭當“星級少年”,爭創“星際文明班級”,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榜樣,遷有目標,增強集體榮譽感,是整個班級共同進步,把學生整體素質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6、建立家長齊抓共管網絡,強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利用家長會,家庭教育報告會提高家庭的教育質量,使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和表現,并配合學校做好思想教育,提高教育效果,約束了學生的不良行為,使學校有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縣級教育科研小課題研究概述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keti/24915.html
相關閱讀
- 2025-06-26申報課題需要的材料明細
- 2025-06-23課題的審核要素
- 2024-03-01課題結題證書是一人一張嗎
- 2024-03-01課題分工安排
- 2024-03-01課題開題如何論證
- 2022-02-10課題申請書范文2篇
- 2022-02-09橫向課題經費報銷技巧
- 2022-02-09qc課題是什么意思
- 2022-01-27課題研究方案與課題開題報告區別
- 2022-01-27課改專題類選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