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育課題范文游戲在幼兒園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幼兒園英語教學已越來越被社會、家庭、父母所重視,而針對母語為漢語的幼兒這一特殊的接受教育群體來說,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要接受一門新的語言,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關于英語教育方面也設立的相關的課題,這就是一篇關于英語教育課題范文游戲在幼兒園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小編進行了整理,以便于學習參考。
一、游戲在幼兒園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
游戲,集自由性、趣味性和假想性于一體,頗受幼兒的喜愛。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發展的需要,游戲成為英語教育的手段也是一種必然。幼兒是在游戲中成長,游戲對于幼兒來說,其價值不應該滿足快樂上,而應該在滿足快樂的同時也獲得發展,幼兒通過游戲增長知識和經驗,通過游戲獲得各方面的發展。語言研究學家表面,3—6歲的兒童具有模仿力強、敢于開口等特點,相當容易學會世界各民族的語言的發音,可以說幼兒在學習外語上有較好的天賦。因此,將游戲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穿插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起到“潤滑劑”作用。它能調動幼兒多種器官參與,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聞聞、摸摸、想想、玩玩、寫寫的過程中學英語。這樣,既能避免幼兒年齡上的弱點,又能讓幼兒開開心心地學到英語知識,幼兒在教育過程中感覺到學習的快樂。
2. 游戲有助于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熱情興趣是學習的源泉。由于兒童年齡特征的影響,幼兒的學習更是憑興趣的,他們對喜歡的東西非常感興趣,而對不喜歡的東西常常置之不理。在英語教學中,與其他科目一樣,以游戲為主線的貼近幼兒生活的英語教學是最適合幼兒的,可以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可以寓教于樂,適合幼兒身心發展,引導和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新《綱要》也提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礎活動。因此,幼兒園的英語教學應以游戲為主線。其特點是:幼兒主動參與,趣味性強,有充分的交往和活動的機會,這正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使幼兒產生極大的參與興趣,在積極的游戲中學習英語。
3. 游戲有助于創設情景、寓教于樂,促進幼兒英語學習興趣與實踐相結合,是幼兒學習英語的基石。在英語教學中,創設一定情景,增強趣味性,讓幼兒參與活動,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英語。游戲的運用可以為幼兒創造適宜于他們身心發展特點與需要的幼兒園生活,使幼兒能擁有快樂的童年生活水平。同時,把英語教學貫穿于游戲中,寓教于樂,可促進幼兒積極地參與英語學習活動。在教學中,把學過的單詞、短語編成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鞏固,對課本上的英語游戲進行改編。如歌曲《London Bridge》的游戲是對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在幼兒掌握這個游戲后,就可以加大單詞量,分成蔬菜類和水果類;交通工具類和日常用品類,這樣既擴大了復習范圍,又解決了游戲的單一性。對一些常用的日常短語,讓幼兒扮演角色進行復習,如到家做客、上學、逛公園等形式,這樣既復習了短語,又培養了幼兒大膽表演的能力,4、游戲有助于隨機教育,拓展知識,滿足幼兒好奇心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他們的好奇心是沒有止境的,隨機教育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幼兒的提問,我總是盡量給他們一個圓滿的答復。他們常常會指著一些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問是什么?用英語怎么說?這時,老師告訴他后,他會自覺、主動地聽,并牢牢記住。用非正規教育,有效的使用游戲可使幼兒在自然狀態和自我求知的趨動下,獲得更多的英語知識。
二、英語教學中游戲設計與運用的原則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游戲是幼兒園孩子的最主要的活動形式,它能調節大腦,活躍神經,緩解疲勞,消除緊張,提高效率,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中游戲設計與使用應遵循以下原則:
1.安全性。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幼兒由于自身年齡小,沒有安全意識,教師在設計游戲時,首先考慮安全因素,如幼兒是否會碰撞、摔跤,教育幼兒應注意安全。
2.英語性。現在的幼兒園英語教學中,一些教師由于自身英語掌握不足或擔心幼兒無法理解而在組織游戲時采用漢語。研究表明,幼兒學習語言遵循“聽——說——讀”的順序。他們語言發展是從學習聽話和說話,特別是從聽話開始的。因此教師在游戲中應盡可能使用英語,讓幼兒在其中獲得充分的練習聽英語的機會,然后再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英語配以動作、表情等體態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3.簡明性。由于幼兒理解力水平較低,加之對英語的掌握較少,所以當游戲規則過于復雜時,可能會導致幼兒不能理解游戲規則,進而不能正確掌握游戲,無法進行游戲。所以教師在解說游戲規則時,要盡量用簡單明了的英語。或者也可以邊說邊用動作示范,使幼兒通過教師的肢體語言明白教師所要表達的內容。比如,在講turn around 的時候,教師可以邊說邊轉,相信幼兒很快就能理解turn around的意思。
4.適宜性。一是要根據數學內容選取適宜的游戲。二是游戲的難易程度要符合幼兒的能力水平。游戲有多種類型,若游戲選取不恰當,則可能事倍功半,雖然游戲過程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并未達到教學目標;如果環節太多,難度太大,勢必會降低幼兒的積極性,也會導致一部分幼兒因難度過大而無法參與。如“拼圖游戲”只適合用于學習一些物體名詞,而不適合于兒歌、歌曲、動詞的學習;在教幼兒學完顏色之后,教師可以做一個六面不同顏色的骰子,請小朋友玩擲骰子的游戲,并說出相應顏色的單詞。
5.公平性。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往往注意那些對英語掌握較好、學習水平高的那些幼兒,他們參加游戲獲得表揚的機會可能比其他幼兒多幾倍;而那些性格內向,語言能力較差的幼兒則往往被教師所忽視,造成參與游戲的機會不公平。長此以往,將加劇兩極分化,使被冷落的幼兒習慣于當觀眾,失去學習的熱情與信心。因此,教師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要多關注那些性格內向,語言能力較差的幼兒,多給他們的機會,及時鼓勵,使其共同進步。
三、游戲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和開展
(一)游戲的種類及幾種游戲的簡要說明
游戲的種類多種多樣。結合幼兒的心理生理特點和學習內容,在幼兒英語教學中常用的有體育游戲:抓小魚;益智游戲:摸箱、奇妙的口袋、九宮格、傳話比賽、猜猜我是誰;角色表演游戲:光臨麥當勞;音樂游戲等。這些游戲既可單獨運用于教學中,也可相互包容。
1.英語角色表演游戲
現代幼兒學習英語一般只停留在聽與說上。而英語口語有時看似簡單的幾句話,但翻來覆去地念肯定會讓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因此利用游戲教學會讓幼兒在學習中玩,玩中學,使他們在自然狀態下習得英語。例如:在教幼兒用“Good morning”(早上好)這句話時,可先教會幼兒發音,并讓他們了解這話的意思之后,組織幾名幼兒,創設一個能用上“Good morning”的環境,然后表演給其他的幼兒看。幼兒在自己創設的情境中很快就能掌握“Good morning”這句簡單地英語口語。幼兒對角色表演游戲十分感興趣,通過動口、動手體驗成功,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在快樂中得到發展。
2.英語智力游戲
英語智力游戲包括感知游戲,聽力游戲,記憶游戲,猜謎游戲及計算機游戲等,以新穎、有趣的形式深深吸引著幼兒。它能幫助幼兒獲得成功而建立自信和產生依靠的情緒,從而更增添學英語的興趣。例如:在開展《水果》這個主題活動時,教師可以各種水果為道具,開一個水果店。準備各種水果(orange, apple, banana, pear…),然后報一樣,讓幼兒拿一樣,接著問“What’s missing?”讓幼兒用英語說出什么東西不見了。此外,可以嘗試在幼兒園英語智力游戲中使用多媒體技術,使幼兒的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一幅視聽立體的英語畫面,營造出各種不同的情境,讓幼兒從中感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英語音樂游戲
喜歡音樂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對音樂的敏感程度,接受能力,領悟能力都比較強。因此,把音樂和英語活動融合起來,借助歌曲和節奏作為英語的載體,就能使幼兒在唱唱、念念、動作中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從而培養對英語活動的興趣。如:“one, two, three”: one, two, three, be quiet, four, five, six, sit down please. 節奏單一,明快,幼兒很快便可掌握內容;此外,在民間流傳的民謠、兒歌、順口溜也是英語音樂游戲的一種很好的表現形式,瑯瑯上口的民謠、鮮明的節奏和游戲中的生活情趣深受幼兒的歡迎。
游戲
孩子們都比較喜歡模仿老師的每一句語言和每一個動作。這個游戲就是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模仿老師的一言一行。老師怎么說,幼兒就跟著怎么做;老師做什么動作,幼兒也跟著作相同的動作。例如:學習走(walk)、跑(run)、站(stand)、坐(sit)等動詞,就可利用這個游戲Follow me walk ,stop Follow me jump, stop Follow me eat, stop Follow me stand up Follow me sit down 教師邊說邊做,幼兒也邊說邊做,或教師只做不發音,拿著卡片,幼兒自己發音就能跟上。而且還可以教師拿卡片讓一個幼兒做小老師看著卡片帶著小朋友一起玩。這個游戲趣味性強,易于參與,每一個孩子都能較容易的、開心的融入該游戲。
5.猜一猜游戲
這個游戲主要是讓幼兒來猜某樣東西。能猜的東西很多,如數字、顏色、物品等等。比如,對于中班已經學習了句型的幼兒,教師可先出示幾句幼兒易于理解的句子:It is red .(出示一張紅色的紙)It is cake .(出示一塊餅干)It is sweet .(一個小朋友吃到甜東西露出的滿意表情)What is this?讓小朋友來猜,并用英語回答:“It is apple.”如果幼兒猜對了,再附上兩張葉子,一個柄,圖上就真的就出現了一只蘋果。如果不對就繼續猜,直到猜對為止。這個游戲充分利用了學齡前孩子的好奇心來開展教學活動,小朋友們都很樂于做這樣的游戲,而在做游戲的同時就掌握了要求掌握的內容。
6.競賽式游戲
就是在活動中,開展一些個人或小組的競賽。像看誰說的多,看誰反應快等等。如在桌子上擺出幾樣物品,老師用英語說出其中一兩個物品的名稱,請兩個孩子來比賽,看誰最先找出相應的物品;或老師出示一張小動物卡片,看那一組小朋友先說出英語名稱,就給這一組貼一顆小紅星,比比到最后,哪一組的小紅星最多,即為優勝組。這個游戲充分利用了幼兒爭強好勝的心理,能使幼兒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二)英語教學中游戲設計與運用的注意事項
在幼兒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可把枯燥的語言學習過程變得愉快、輕松,可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實現“快樂教育”。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所采用的游戲應貫穿于幼兒學習的全過程,要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抓住各個有趣的、生動的環節,注重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促使幼兒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處于最佳的狀態。
首先,在在新授課階段,由于教學內容對于孩子來說比較陌生,但陌生就會使孩子產生好奇心。那么,教師在選擇游戲時就可以采用一些傾聽性比較強、有助于依靠好奇心而記憶的游戲。比如:閃卡、翻卡。就是利用幼兒對內容的好奇,當教師第一次閃卡出示時,就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其次,在上復習課階段,教師可以使用一些生動的游戲,使活動氣氛活躍、熱烈一些,形式也可以采取多種多樣。動作游戲、表演游戲、音樂游戲等都可以運用其中。總之,就是使幼兒保持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地參與到游戲中,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比如,復習《Two Little Blackbirds》這一兒歌,可以把孩子的名字改編到兒歌中和幼兒一起創編兒歌。
再次,對于已學過的需鞏固的內容,也可以分散到英語活動區,讓幼兒在教師的協助或啟發下自己主動地一邊游戲一邊練習,達到強化的目的。比如:英語飛行棋或角色游戲都可以促進幼兒記憶,提高幼兒興趣。
同時,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選擇的游戲應是有所側重的。對于3歲年齡階段的幼兒,選擇游戲時應注意其直觀性、形象性和重復性。對于5歲的幼兒應采用一些具有挑戰性、操作性的游戲。
總之,游戲是兒童學習的基本方式和獲得發展的最佳途徑。游戲給予快樂,由內在動機引發,是相對自由的。只有巧妙的運用游戲才能更好的吸引幼兒,擺脫重復操練的枯燥和乏味,從而更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因此,在幼兒園英語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應以游戲為主線,盡所能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及游戲活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培養幼兒英語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幼兒覺得上英語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只需做做游戲,就能輕松學英語。只有打下這樣良好的興趣基礎,幼兒才會產生想說、敢說、愿意說、喜歡說的積極愿望,為他們今后不僅是學習英語,還包括其他方面的學習都產生美好的憧憬。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keti/662.html
相關閱讀
- 2025-06-26申報課題需要的材料明細
- 2025-06-23課題的審核要素
- 2024-03-01課題結題證書是一人一張嗎
- 2024-03-01課題分工安排
- 2024-03-01課題開題如何論證
- 2022-02-10課題申請書范文2篇
- 2022-02-09橫向課題經費報銷技巧
- 2022-02-09qc課題是什么意思
- 2022-01-27課題研究方案與課題開題報告區別
- 2022-01-27課改專題類選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