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編寫具體實施步驟
校本研究就是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以研究為線索,統領教育教學工作。組織教師從事適合本校教育教學需要的研究活動,形成學校特色,發展教師的自主性和專業水平,為全體學生成長創造基礎,而編寫的學習材料。那么,具體校本教材該如何編寫?以下將為大家介紹,校本教材編寫具體實施步驟,僅供參考。
第一步,確定編者。建立編寫組,包括組長、編者、顧問等人員組成。
第二步,初定框架。編寫組集體對校內外環境進行分析,討論增長學生知識的范圍,學校現有資源和可提供的能力,最后統一認識,明確校本課程及校本教材的目標,商定編寫校本教材的范圍輪廓,并擬出提綱。
第三步,組員分工。首先應制定編寫校本教材的計劃(或方案);其次是編寫組成員進行分工,按要求負責收集有關信息和資料。
第四步,篩選資料。將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匯總,商討教材分類內容的多少比列,重點分析哪類的資料需要增減或修改,然后有針對性地做好這方面工作。
第五步,草擬初稿。初步商定板樣模式,各成員按照分工要求,分類編寫校本教材的初稿內容。
第六步,教學實驗。這是編寫校本教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應制定好試驗計劃,選擇合適的試驗班,確定具體的試驗時間,并準備好試驗所需的教學材料和用具等。通過試驗,著重了解和掌握以下情況:大多學生對校本教材內容的學習意愿與態度,哪些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比較適宜,設置的教學重點、難點是否適當,關于學習評價內容、標準和辦法等。
第七步,豐富教材。把教學試驗所了解和掌握的較成熟內容和圖片,選入到教材之中,涉及到學分的內容可設計成模塊,以充實教材。
第八步,編寫定稿。校本教材一般包括以下內容:封面,編寫人員名單,學校編導人員名單,序或前言,編寫說明,目錄,教學內容,編后記,參考文獻,封底。
校本研究的特點:
一是研究對象的具體性、生動性。要求將立足點放在解決新課改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放在新課程理念與教育實踐結合產生的新困惑上。
二是研究主體的廣泛性、參與性。研究的主體是學校的廣大教師,學校的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廣大學生家長都可以參與校本研究。
三是研究方法的綜合性、靈活性。校本研究需要多種教育科研方法的綜合運用,如觀察、訪談、調查、總結、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比較、預測等。可靈活選擇和確定研究方法,如行動研究法、實踐反思法、個案研究法等。
四是研究過程的描述性、反思性。通過教學筆記、教學日記等形式將研究對象尤其是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或發展過程如實地記錄下來。同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行為、自己與研究對象相互作用的過程進行描述,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反思。
五是研究價值取向的應用性、創新性。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校本教材編寫具體實施步驟
文章地址:http://www.guanyisy.comhttp://www.guanyisy.com/anli/jiaocai/15536.html
相關閱讀
- 2022-03-30參編教材屬于著作嗎
- 2022-03-30參編教材是什么意思
- 2022-03-17編寫教材需注意哪些事項
- 2022-03-17教材查重率是多少
- 2022-03-14參編教材字數證明怎么寫
- 2022-03-14參編教材如何計算科研分
- 2022-03-12參編教材修訂版可以評職稱嗎
- 2022-03-07出版教材評職稱有字數要求嗎
- 2022-02-25中職出版教材可以評職稱嗎
- 2022-02-25哪些職稱可以出版教材